国家功勋和优秀的父亲 名人家教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元勋奖获得者邓稼先是在中西合璧的家庭里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父亲凛然的民族气节,对儿子的郑重嘱托,严格不失慈爱、正统不失活泼的教育,给了邓稼先一块成长的沃土。使他像一棵茁壮的树木直参蓝天。值得一提的是邓稼先自己也成为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用自己有力的手,托起了女儿事业上的一片蓝天。
家学渊源 中西合璧
邓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诞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邓石如的宅第,是邓石如的六世孙。
邓石如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大家,号"完白山人"。宅第是典型的南方木结构房屋,房内挂满名家字画,古色古香。现在,这里作为清代文物景点之一供人参观,而邓石如的墨宝则珍藏在故宫博物馆及安徽省博物馆。
在这灵山秀水,文墨濡染的环境中出生的邓稼先,几个月后由温顺善良,勤俭贤惠的母亲王淑蠲带着从老家到了父亲工作的北平。这是精华集萃的经济文化中心。这时,少年时代在老家读诗文,画山水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美学和美术史的父亲邓以蛰,已是清华大学教授了。他安在北京的家不算考究,但院子宽敞:种有古朴苍劲的龙槐爪和清香宜人的丁香。这里是他幼年玩耍成长的天堂。
邓稼先5岁上学,在家附近的武定候胡同小学读一年级。课余,父亲命他去陆老先生家馆中借读,特请王老先生教孩子们读《左传》、《论语》、《诗经》、《尔雅》。父亲课余则在书房里让儿子背诵古书给他听。这使父亲的挚友张奚若不解:受过欧美文化熏陶的好友居然让孩子背这些东西?就说现在什么时候了,你还让孩子读这些东西?父亲笑着说:"我不过是让孩子知道一下中国文化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是有好处的。"这时邓稼先猛然发觉穿蓝色中式短褂的父亲的眼神已由原先的严肃化为慈祥。
学贯中西的邓以蛰浓厚的儒家学者气质中透出一种翩翩的西洋风度。他不但让儿子念四书五经,同时还将外国名著介绍给儿子。对儿子的英语教育尤其严格,亲自当启蒙老师,指导正确学习方法。他要求严格,但不用孔孟伦常的严规厉矩束缚孩子心性。空时,和儿子下棋、放风筝、像朋友似的谈天说地。他的心时刻在孩子身上。连出访意、英、法等六国时还写信与夫人谈教育:"我们是小孩子们亲爱的父母,而不是他们的阎王......"他就是这样汲取西方教育精华,用于家教。
转辗逃亡 奋发学理
1935年邓稼先考入志成中学,认识了高他二级的杨振宁,在杨的帮助下对物理来了兴趣。父亲见儿子喜欢数学,便延师教。儿子呢,常常做题到深夜。第二天母亲见稿纸一地,便理齐交给他。这时也是邓稼先对人生与社会刚有认识之时,却碰上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寇入侵打乱了他平静的读书生活。强烈的民族屈辱感激荡着他的心。他和同学集会,讨论国家前途。日本鬼子规定挂日本旗的地方,人经过要行礼,他深感屈辱宁愿绕道走。
日本侵略者一旦占领中国某地,便强迫学生拿着小旗庆祝。夺了我国土地还让我国学生庆祝?他怒火填膺,气愤之下三下二下将旗帜撕烂,掷在路旁。当晚校长来家说:“日本人在查,很快会有人告发。还是快走吧!到大后方昆明去。"父亲觉得为了安全也只能这样。母亲为儿子准备了行装。临行,一直看着墙上挂着的《完白山人放鹤图》的父亲缓缓将目光移到儿子身上,以一种他从没见过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他:"稼先,我只有一句话,以后你记住: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一样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才是有用的!"这句话邓稼先牢牢地记住了。并在多年以后,成为国家科学事业的中流砥柱,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翌日,姐弟俩南下经香港到河内,转辗到昆明上了父亲替他选择好的九中。邓稼先在逃亡中读完了中学。1941年考上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10月赴美,成为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功成愿了 死而无憾
1950年邓稼先拿到博士学位正值新中国建立,他立刻决定回国将自己的才华献给祖国。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一干八年。后经钱三强点将,1958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任九院理论部主任。开始了长达28年的研制核武器的漫长历程。是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1962年他领导起草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参与、指导核试验爆炸模拟试验,探索氢弹设计原理。原子弹成功后,致力于核武器的实战化、高性能小型化研究。
由于他长期在大西北原子弹基地,与家人长年分开。再逢十年动乱学校没怎么上课,1977年恢复高考时,在内蒙插队,后返京在箱子厂当了四年工人的女儿典典,没学过物理,连牛顿定律都不知道。在短时间内补习中学课程,连老师都说无法补。刚好有工作在京三个月的邓稼先亲自上阵。
教科书买不到,从旧书摊淘来一本半文言的书。令女儿下班回家吃完饭马上睡觉,夜晚11点起来他给典典补数、理到凌晨二三点。父女拼命三个月,一步跨过五年的课程。一次大院放电影,典典心烦,说"这么吵,还怎么复习?"父亲便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典典就渐渐安定下来。这年姐弟俩同时考入大学。
1985年典典去美国读研究生。
由于殚精竭虑,再加上受核幅射影响,他患了癌症。在生命最后时刻,他还挣扎着给中共中央写了建议书,写好后颤抖着手交给妻子让她转交,并叮嘱:"它比你的命更重要!”
1986年7月20日,领导急召邓稼先在美国读书的女儿回来,让他们父女见最后一面。父亲看到女儿穿着简朴,满意地点头。后问起女儿美国的生活和看法。女儿说她不喜欢奢华的生活,她追求的是人生的价值。他笑了。几天后,这位伟大的国家功勋和优秀的父亲溘然而逝。临死时他只说了四个字:“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