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儿安全 >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 更新时间:2020-07-24 14:55:45 阅读: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许多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随着福建农林大学办学规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增加,同时农大大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机会增大,如何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和掌握避害技巧,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农大通过各途径采取安全教育措施
        农大通过保卫部门和人员增强校园巡逻,关注校园治安状况,加强学生宿舍门卫监管,排查宿舍外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防止校园各类治安事件发生。并且在新生来校期间,发放校园通讯录,宣传校园保卫处电话,在必要的地点设置监控设备,这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很有帮助。
        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农大借助“安全活动周”“消防演练活动”“安全用电检查“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侦查,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创平安学校。农大校园典型的安全事例,也会通过校电台广播、校园论坛网络等方式,对同学进行宣传教育,防范事例再度发生。这些教育内容及形式推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具有针对性强、内容贴切等特点。目前,发生在大学生校园的各类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由于大学生自身警惕性不高而发生的安全事件较多,如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宿舍偷窃行为等。农大有关部门将此类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将安全教育在专业中推广运用。农大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分类较多,各专业专业性强。将安全教育与课程专业教育相结合,更能有效的防范学生在外兼职实习期间,被社会不法分子欺诈的风险,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自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是安全教学又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学。其他的课程教学,学生可通过自身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所以,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只有23%是通过教师传授的,其余则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
        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不强,不重视安全问题。许多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校园的安全教育由于局限性,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学生在许多方面的安全意识模糊,例如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知识等。大学生也缺乏理性分析,对许多知识面掌握度不足,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有调查显示:16%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35%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24%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存有侥幸心理;17%的大学生对于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或发生火灾后等待消防队员扑救,对于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整改火场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强消防工作感到茫然。
        大学生安全意识亟待提高,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少数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安慰辨别能力不强,道德法纪观念包若,大部分学生对安全基本知识和基本规范了解甚少,生存自救自护能力差,大多数当时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突发的意外事故及人身伤害不知所措。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学生进校,安全应有学校负责,学生在学校或社会出现了安全状况,责任归为学校和社会。而许多时候,安全事故可以自身防范,安全事故也有自身的责任。
        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由于学习感情等因素引发的恶性行为。随着高教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怖、抑郁、冷漠、固执、消沉、暴躁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如不加以积极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发生在学生中的自杀、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多数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以及有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感情,学习上的问题,收到挫折无法承受,导致悲剧发生。
        二、 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分析
        诸多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安全事故足以说明,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荀况提出“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从当前发生在高校学生中的人身安全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学生安全防范不到位。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学校举办实践性和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活动。另外,学校应增加联合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组织进行消防安全演练教育的次数,通过举行灭火救援演练、采取现场演示、实际模拟等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亲自参与组织逃生,学会使用消防器材等。
        在当前人们对综合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更大程度强调大学生安全教育“进教材 进课堂 落实学分”,无疑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强有力措施,要有教材、学时、考核保证,要算学分。在高校师生对安全教育的教与学还未达到十分自觉的情况下,安全教育“进教材 进课堂 落实学分”无疑是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2、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构筑一个思想和心灵交流的新平台
        网络是把双刃剑,大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多,迫切需要进一步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当前学生工作的新途径。在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建设好网络团队,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确保网络信息的方向性和原则性;设立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页面,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建立网上咨询制度,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消除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设立网上课堂,定期邀请安全工作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信念教育和安全教育。
        3、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选择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欠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加强安全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高校保卫干部和大学生辅导员是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主体,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要加强安全教育干部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鼓励团队教学;聘请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大学生辅导员应主动应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和网上行为的自律能力。
        4、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大学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期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注重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和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环境氛围和文化熏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在安全教育中要把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与直接活跃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物质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精神建设是关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氛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才能创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 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整改措施 下一篇: 新形势下,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宣传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