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玩的好,孩子认知能力发育好!3-6岁的幼儿家长必看
“早上起床我和宝宝玩儿切水果的游戏。我拿出刚买的玉米片,让宝宝帮我装到罐子里,这次我给宝宝拿了一个长柄的汤勺,让宝宝用这个来装玉米片,宝宝很喜欢吃。宝宝拿出一根塑料管子,对着管子吹了一下,笑着看我,我说“吹了一下管子”,我也吹了一下,然后我说“吹两下管子”,宝宝就对着管子吹了两下,我也吹了两下,宝宝又吹了三下,我说“吹了三下”,我也吹了三下。”
“晚饭后和哥哥一起玩拼积木,**能比较熟练运用玩耍时的几句对话了,比如问好玩吗?好玩!是谁拼的?哥哥拼的。这个是什么?机器人。令我意外的是,**还加了一个句:不是变形金刚。以前有用店里的变形金刚教过他什么是变形金刚,他自己记住了呢!玩的时候**会不断说:爸爸,(我的)小汽车,或机器人,真好玩。”
“前天开始会吹发声笛,今天第三天就可以吹泡泡、喇叭、口哨(气息还是运用的不是特别好)口肌这方面已经有进步了。让他静坐下来拿镊子夹黄豆,特别专注,很认真。但是需要有强化他才会乐意去做这个事情。周末特别依赖爸爸,下午爸爸带他去游乐场,跟爸爸玩到不想回来,为了锻炼他的口肌,在饮食上的改变挺大的,让他慢慢适应,有时候我辅助他拿带骨头的肉,告诉他怎么放嘴里吃。”
以上是三位参加训练营家长的打卡记录。在大赛爸爸训练营里,有一个每日打卡的板块,家长们将孩子每日的活动和训练内容记录下来,老师会加以点评和辅导。
在家长的记录里有很多像上面这样的关于游戏的内容。游戏有很多种,有的是训练目的比较强的游戏,如吹气球、吹泡泡等锻炼口肌的,如搭积木、磁铁片等锻炼动手能力的,如拿捏夹等训练精细活动的,也有的是相对来说纯粹的,如游乐场、跑跑跳跳玩的。这些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好处。 有科学研究表明
3-6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是需要大量的游戏来帮助他建立对世界的了解,促进孩子人格与情绪的发展,以及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形成。游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体现为:
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因此,家长要对游戏有个正确的认识,游戏并非浪费时间,也不是无足轻重,对于3-6岁的幼儿,游戏是至关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并且对他本身也是益处多多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要在游戏的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去研究研究。什么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游戏能让孩子在游玩感到快乐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他的发展。
另外,家长要了解孩子游戏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如,孩子进行游戏都是从机能游戏,如简单重复的动作,到象征性游戏,如假装游戏,再到规则性游戏,这样发展的。
在孩子3-6岁,象征性游戏具有一定的特点:
以主题游戏为主
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通过想象构建虚拟游戏情境
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有一款游戏
能很好的满足孩子象征性游戏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就是过家家。
过家家玩得好的孩子,心理发育水平、社会发育水平、认知能力、想象力、模仿能力、共情能力都发育得很好。过家家游戏中孩子需要去揣摩观察妈妈平时的表现,才能更好地扮演妈妈的角色;需要有对事情的判断力和共情力,才能在孩子打完针以后,猜测到孩子会哭,去安慰她“别哭了小宝贝”;需要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和小伙伴一起完成“爸爸、妈妈、孩子”的角色。。。。。。家长不妨多陪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吧,让孩子在游戏中做主导,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
关注“扶星助童”,
专注探讨儿童发育迟缓、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康复训练,
倾听您的困与惑,解除您的育儿焦虑,
私信“大赛爸爸说”,
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