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伟大科学家的童年故事,牛顿出生时3斤,爱因斯坦被认为是低能
科学家,是指对自然、生命、环境、现象及其性质进行重现与认识、探索与实践,并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工作者。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化学家玛丽·居里、美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中国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作为一名科学家,肯定是有突出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的,那么,他们的成就跟他们的童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童年?他们的童年特征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3位科学家的童年故事,他们分别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父亲是个破产贵族,也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数学也颇有造诣,因此,伽利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们家里已经很穷了,为了免于饥饿,多挣点钱,伽利略的父亲很想让他当个商人。为此,父亲很早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伽利略在幼年时,就很爱动脑筋。伽利略的故事看到机械方面的东西,他总是想要自己试着做一做。别的孩子去玩耍,他却躲在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精巧有趣的机械玩具。在学校里,伽利略勤奋刻苦地学习着,他很快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哲学,就连图画和音乐,他也学得很好。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十分高兴,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将来在经商的路上也一定会一帆风顺。
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牛顿
牛顿是一位闻名中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1642年,牛顿出生在英国伦敦林肯郡沃尔斯索普村的普通农户家中,父亲在他出生前3个月就因病去世了,而她生下来的时候只有3斤,这可把他母亲愁怀了,这小猫一样大小,能养大吗?
当时英国正处于内战之中,母亲汉娜很快就要养不起他了。老牧师史密斯愿意出一年50英镑和一块地给牛顿,条件是只要汉娜嫁给他,而不要牛顿。汉娜犹豫了很久,最后,为了牛顿的生活会变得舒适一些,能有钱接受教育,她答应了老牧师,流着眼泪把牛顿托付给自己的父母。
小时候的牛顿学业很平常,与众不同的是他爱冷静思考,还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课余时间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小机械装置,如一些风车模型、时钟、风筝等等,他还设计了十分精巧的日圭仪,给当时的村里人指示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牛顿越发愿意读书。
1656年老牧师去世,母亲带着三个异父弟弟回到沃尔斯索普村。为了生活,母亲决定让牛顿在庄园里干活,牛顿虽然没有拒绝母亲的安排,然而他在学习上却着了迷。有一天,母亲叫去放羊,他躲在灌木丛中看书,而他的羊却早已不知去向。舅舅看到牛顿实在好学,就向姐姐说情,让牛顿继续学习。
1661年5月,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考进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穷学生牛顿上大学时的年龄比一般学生大四、五岁,人们把他称为“晚熟的人”。牛顿自进入大学起到1696年,他一直生活在剑桥大学。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童年可以说是幸福的,他的父亲平静而温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爱好音乐,并且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6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正因为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在他们家里,充满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
和牛顿一样,爱因斯坦年幼时也未显出超群的智力,恰恰相反,他到了四岁多还不会说话,父母亲都担心他是个低智儿童。6岁时他进入了国民学校,是一个十分沉静的孩子,喜欢玩一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例如用纸片搭房子。
1888年进入了中学后,学业也不突出,除了数学很好以外,其他功课都很一般,特别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他对古典语言完全不感兴趣。
当时的学校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刚开始爱因斯坦学得非常认真,然而当他读过了科学书籍后,认识到宗教里有很多故事是不真实的。于是他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对所有权威和社会环境中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并发展成一种自由的思想。
爱因斯坦发现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自然世界,它离开人类独立存在,就像一个永恒的谜。他看到,许多他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时,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于是,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选择了科学事业,希望掌握这个世界的奥秘,而一旦选择了这一道路,就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从来没有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