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童年 >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3-24 14:32:19 阅读:

启功一生所取得的成就,都与他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早年这些治学严谨、学问博通的老师那谆谆教诲和悉心引导,才得以造就一位国学大师启功。教育的伟力由此可见一斑。启功在诗、书、画方面可称“三绝”,在他年轻时代也确曾遇见了这样一-位诗书画皆精的学问家,他就是启功颇为倾心仰慕的溥心畲先生。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溥心畲先生

溥心畲先生名儒,心畲是他的号,也是王族后裔,按爱新觉罗氏溥、毓、恒、启的辈分排下来,他应该属于启功曾祖辈的人了。但有趣的是,如果按姻亲关系来说,他的母亲是启功祖母的亲姐姐,这样一来,启功就应该叫心畲先生为表叔了。但与启功家相比,溥先生家因为一直承袭王爵,虽然也是侧室所生,却家庭富庶,在启功眼里,自然属于“贵亲”,而启功自己却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在这位老师兼长辈面前显得那样谨小慎微。面对这样的贵亲,启功异常恭敬,不仅是出于晚辈对前辈的敬畏,更重要的是,受家教影响,启功始终牢记母亲的教导:对于贵亲,要非请莫到。所以,在启功心里,总是对溥心畲有种或远或近的距离感。更何况,溥心畲先生不仅门第显赫,而且他的诗书画在当时社会享有很高的盛誉,被公认为“王公艺术家”,这样的头衔,更让家庭本已处于困顿中的启功感到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差距。

其实,经过自己的刻苦练习,年轻的启功不到20岁时就已在诗画方面小有名气,而薄心畲先生也是个爱才之人,对家族已没落但才华横溢的启功另眼相看。一次在聚会上,心畲先生见到启功后,亲切地拉着他交谈,还让他有时间到自己在恭王府后花园的翠锦园做客,最初启功缘于门第差距,不敢冒味打扰。后来,每次见面心畲先生都会问他为什么不去,启功这才知道先生是诚心爱才,有意提携自己这个后生,才放心登门就教。启功起初最想向博心畲先生学画,但每次提起,先生总会问他作诗没有,这给了启功很大的压力,他只好硬着头皮作诗,还不时向先生请教作诗方法,长期下来,也从先生那里学到了不少作诗的知识。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少年启功

聪颖的启功发现,先生论诗主张“空灵”,还说“高皇子孙的笔墨没有一个不空灵的”,但这些在启功那里却并不苟同。溥先生为了让启功体会“空灵”的真正含义,让他去读代表“空灵”最高境界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家集,但读这些对启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因为四家中除韦应物的作品确实古朴清新之外,其他三家都不太合启功的喜好。在心畲先生的敦促之下,启功也比照着“空灵”的标准,仿作了许多诗作,这些诗作都和心畲先生的作品一样,文辞优美、音调摇曳,初看像唐诗,但却没有唐诗那样充实的感情寄托,而启功作这些诗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让老师看他的画作。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启功先生和他的画作

当然,随心畲老师学习的同时,启功也长了不少见识。最好的机会就是每年翠锦园的西府海棠盛开之时,每到这个时节,溥心畲必会邀请当时的知名文人前来赏花。当然,赏花之余,文人雅士们总会进行一些文雅的“游戏”。心畲先生会事先在临花园的廊子上设些桌椅茶点,来客先在素纸长卷上签名,然后心照不宣地从旁边的器皿中随意拈取一个小纸卷,上面会有一个字,不必说就知道,那是赋诗时所限的韵。接下来,个人会即兴依韵作诗,当然也可以回去补上。启功曾回忆溥心畲,“先生写字 到兴高采烈时,末笔写完,笔已离开纸面,手中执笔,还在空中抖动,旁观者喝彩,先生常抬头张口,向人‘哈’地一声,也自惊奇地.笑…… 那样的时候,也是 启功最欣赏的时候,年轻的他从内心里仰慕这位才华横溢的前辈。

著名作家台静农也曾作为文人参加过这里的笔会,他回忆到……我与心畲第一次见面,是在北平他的恭王府,恭王府的海棠最为知名,当时由吾友启元白(启功)兄陪我们几个朋友去的。王府庭院深沉,气派甚大,触目却有些古老荒凉。主人在花前清茶招待,他因我在辅仁大学与美术科主任溥雪斋先生相熟的关系,谈起话来甚为亲切,雪斋是心畲从兄,这两位旧王孙,同负画苑盛名,兄清癯而弟丰腴,皆白暂疏眉,头发漆光,身材都不算高。这样的文人雅集,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笔会”,各人的才情常常就这样被激发出来,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自然也是兴意盎然。有时候,大家还会互相评点

启功先生的童年: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在名人圈子里长大

中间站立着是启功先生

而启功身临其间,也得到了很难得向前辈文人们请教的机会,每当他的作品交卷时,总会有一些人不吝赐教,有的甚至能分析出一.首诗中先有的哪句,后凑的哪句,哪句好,哪句不好,总是那样头头是道。若不是真正对作诗有深人研究,是万万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而每到这时,启功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正所谓“近朱者赤”,启功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能在少年时代就有幸结识那么多的学者、诗人雅士,在无数次的耳需目染之中,在无数前辈的当面指教下,他的素养逐渐得到了全面提高。

虽然心畲先生着意对启功在作诗方面进行指导,但这个学生更对老师的绘画感兴趣,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向老师请教。最初,启功为了让老师指点自己的画,便先在扇面上画画,然后在旁边题上一首诗,这样,老师先看了诗,如果作得不错,就会开心地给启功指点一二。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畲先生在绘画方面的造诣逊色于作诗,实际上,他在诗画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在当时的画坛上,溥心畲和著名画家张大千齐名,有着“南张北溥”之称,已可见心畲先生的威望了。

上一篇: 从爱因斯坦、孔子等56人的《童年》中,探讨童年对人的影响 下一篇: 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迷茫?来看看这些名人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