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危机自救》企业的逆境生存之道
我们平常看灾难片,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总能让我们幻想,我要是有这个英雄多好,然后把自己带入电影!作为男人都有个这样的英雄情结。我发现这类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电影中总会有一个英雄出来拯救大家,然后带着大家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功渡过危机。
在目前的疫情影响下,有很多企业家也一样,扮演着英雄角色,带着企业渡过各种危机。
有一位商界英雄,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褚时健,他70多岁从监狱出来,然后再次创业,快速成为亿万的CEO,他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人不是看他在顺境下怎么成功,而是在危机绝境中怎么战胜自己。
当危机真正到来时,我们也很清楚,一味的发感慨,或者抱怨,没啥用,只有正确对危机,相信自己,坚定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路径。在危机时代,剩者为王,市场上能活下来的企业才是王者,所以这两年是很多行业重新洗牌的时候,企业家朋友们一定要挺住。
面对危机,最怕的就是温水煮青蛙,这时,要考验的不仅是有没有危机意识,更是一种英雄情结,需要管理者具备抗压能力、担当精神、快速适应、引领变革等综合能力的素质。
今天我们就借着陈春花教授写的一本年度新书叫《危机自救》,把企业当下最为突出的保持现金流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聊一下,怎么在危机时代做自己的英雄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如果你的公司还活着,不打算卖公司或关掉公司一定要认真去读一下这本书,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看看我们读后梳理的精华部分。
电影里面都是一样的,危及生命的时候,活着就是第一要务了,对企业来说,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现金流。我们无法预知危机什么时候结束,要等疫苗和药物出来,正常情况下至少要18个月,你知道吗?18个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组织氛围的习惯养成。我们辅导企业通常会问企业家:最近18个月,你的业绩情况如何?如果业绩是连续下滑的状态,老板是不敢跟家人说的,因为怕家人担心,也不敢跟团队说,因为怕团队散了,更不敢跟客户说,因为怕客户离开了,如果要让我们辅导这样的企业,难度系数会非常高,我们通常也不敢接,只能做些公益辅导。
【案例】我们公益辅导的在广州比较有名的心理咨询机构,他们的5个创始人因为疫情亏损而产生冲突,不愿意继续追加投资,几乎快到崩盘的阶段。
还有一家做餐饮的老板,跟我们一样,年前刚换到更好的地段,更大的店面,花了几百万的装修,结果不得不关门。作为企业这是无奈之举,人要是兜里有钱,现金流没什么问题,谁不愿意等到天亮的时候。
很多企业都类似,行情好的时候,靠关系和市场机会,生意好做,有钱进账,企业内部所有的矛盾都不是问题,但如果在危机环境中一旦出现现金流问题或负债问题,内部矛盾集中爆发,导致企业直接倒闭。
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要假设最坏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的时候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确保活下去的现金流,才能有机会获得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把企业资源效率做到极致,至于如何才可以做的到呢?陈春花老师她给出了三个条出路,来确保活下去的现金流:
第一个,怎么在极限时期的降低成本;
第二个,做好业务价值的加减法,做离钱最近的事的同时,还得布局未来竞争力;
第三个,要有效的激发和释放员工的潜能;
今天我们重点给大家聊聊第一条路,就是尝试极限时的降成本。
所谓极限时期降成本,考验的就是企业在极限危机中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再是一般会计知识领域的能力了。
大家知道成本和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指标,那控制成本的能力,就是领导者的基础管理能力,尤其对于CEO来说更加是这样,你看阿里的张勇是财务出生,这个阶段的阿里就需要具备风险意识的张勇来做CEO,因为他是财务背景,通常这样的人具备很强的风控能力。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也都能围绕如何节约,如何改变成本结构,去下功夫。从另一个角度,降成本的同时,还要提升效率,双管齐下才是极限时期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企业自救方式。很多人知道降成本,什么预算都不批了,1分钱的审批都要CEO来批,这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效率。
让我们看看顶级CEO稻盛和夫的经典案例。
2010年经济危机下的日本政府,期望稻盛和夫拯救快倒闭的日航,向稻盛和夫发出“重建日航”的邀请。
刚开始的时候,稻盛和夫以“完全不了解航空业,不能胜任”为理由,多次拒绝邀请。后来自己琢磨这件事:
第一,如果日航倒闭,对日本经济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第二,保住日航3万多人的工作;
第三,日航倒闭后,就剩下“全日空”一家独大,可能造成垄断,对日本国民来讲不利。
就这样,稻盛和夫1分钱工资不拿,就加入日本航空成为董事长,我们感觉自己做的公益辅导跟他一样,给予无力支付教练费用的企业家朋友们援助。不是我们贴金,而是由心而发,我们坚持了3年,已经公益辅导了1500多位创业型CEO了。
稻盛和夫刚去公司调研后,头都大了,问题比他想象的更严重,很多基础性管理平常都不做:
1)居然没有经营所需的数据和报告;
2)干部团队不知道谁是负责公司利润的;
3)最可怕的是,公司里没有人认为日航会倒闭。
稻盛和夫基于诊断的结果,开始日航自救模式:
第一,稻盛和夫不拿一分钱工资的事,全体员知道后,给团队很大的精神鼓励,当然也有人质疑,不信有这样的傻瓜。今年我与我就读的EMBA学校联系,想为校友做点事,建议为初创型企业做些公益辅导,几位负责人觉得好,就开始质疑我们,当然也期望打消其他人的质疑:问了我们不下10遍,你们真的没有商业目的吗?
可能这个商业时代,真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傻瓜在坚持做公益的事了。没办法,我只能告诉他们,我做这事的理由:“因为每个企业问题不同,我们辅导他们,他们也教了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这类企业的辅导方法。”,朋友们,如果你支持我们的傻瓜做法,请为我们点个赞吧。
第二,稻盛和夫的第二动作,必须要裁一部分员工,但同时,也要保护更多的员工能够继续留在公司里工作,保持良好的士气和氛围。
第三,他带团队明确了日本航空公司的经营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反复向全体员工传达,让每一位员工时刻牢记自己要做什么,公司要做到什么。这和我们现在辅导民营企业一样,不过我们用的是咨询公司方法论升级后的体系来操作,2天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第四,这件事很重要,重构了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尤其是对“官僚体制”这个癌症进行了彻底的切割。
第五,从财务角度实行阿米巴模式,各航线单独核算制度,并确定了各航线的经营责任人
稻盛和夫就是我心目中的商业英雄,近80岁高龄依然能够接受挑战,这个决策是由的他的企业家精神和价值观体系支撑的。(凯韬CEO教练的使命是陪同100个民营企业成就行业细分龙头,如果我们到80岁只做到99个,换成我们,我们也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不好意思,又拿我们和英雄来比了,但用顶级CEO思维来思考问题,也是一个必备的学习能力。)
稻盛和夫在变革开始,从早到晚,没有周末工作,坚持了424天,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日本第一大航空“全日空”利润的3倍。
后来,稻盛和夫就把这套模式称之为“阿米巴经营模式”。对于集团型企业可以用,但对于中小民企一定要谨慎,因为这需要非常复杂的管理成本,要求对成本控制能力更高,可能你的管理成本会超过你的收益。
极限时期的降成本方法,也就是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的同时要加强效率的提升,记住,这个过程是一个企业变革的过程。
另外,针对即将倒闭的中小企业,极限降成本对你无用的话,有3个问题一要问自己:
1、有支撑多久的预算,控制好每一分钱
2、有无可能拿到低成本的资金作为杠杆
3、有无被整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