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科技 >

浅谈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浅谈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作者:张玉才 更新时间:2023-08-19 13:27:52 阅读:

作者:张玉才  
 

【知识产权文章  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引言:

    国金融体系在近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相应的金融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为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不良、行业监管难度大,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本研究在阐述金融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挖掘了国内金融体系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期望可以为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性借鉴。

关键词:金融系统;特性;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830    维普收录   www.cqvip.com


    近年来,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创建了一个相对健全、完善、系统、有序的金融体系,但是相比实体经济来讲,金融体系还相对落后,不能回避的是,当下国内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在进行金融改革或金融政策调整时,金融体系的问题,经常有其自身的特性,与政治建设、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等其它领域的问题有不同之处,所以对金融体系改革或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时,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寻找对策,否则会容易陷入改革困境,也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

1 金融系统特性分析

1)金融系统的联动性或传导性。

    金融系统的联动性或传导性是指金融市场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特征。金融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机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传导效应,一方面,这种联动性可以促进信息传递、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联动性也可能导致传染效应和系统性风险,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会迅速传播到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2金融系统的矛盾性或冲突性。

    金融改革的矛盾性或冲突性,是金融系统联动性的一种特殊情况,但有自身的特点,是指当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或调整时,采取保护或者是抑制某一方利益的措施时,往往会给利益的相对方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造成利益上的冲突关系。如金融服务提供方和消费方的利益冲突,股市资金主力与资金散户的利益冲突,优质企业融资与基础行业融资的冲突,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市场环境的冲突,存款利率与存款总额的冲突,利润的最大化与行业安全性的冲突,行业细分市场的冲突,汇率保护与贸易业务总量的冲突,关税壁垒与国际贸易环境的冲突等。

3金融体系指标的偏向性或非平衡性。

    金融体系指标的偏向性或非平衡性是指金融体系中一些指标的倾向性或不平衡现象。例如,信贷过度依赖房地产业、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型金融机构等。这种偏向性或非平衡性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需要通过优化政策和市场机制来实现指标的均衡和合理配置。

4金融体系指标的表象性或隐藏性。

    金融体系指标的表象性或隐藏性是指一些金融指标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金融体系的真实状况。金融数据的收集、统计和披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某些指标可能受到统计方法、数据质量或信息披露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一定的表面现象或隐藏问题。这需要加强数据监测、信息披露和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指标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便更好地了解金融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

5金融体系指标的诱惑性或迷惑性

    金融指标的诱惑性或迷人性,与金融指标的表象性是不同的。表象性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金融指标的,金融指标的诱惑性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的。从静态上看,金融系统指标往往在表象下面隐藏着不明显的信息,而诱惑性则是指在对待金融指标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被指标的数据所诱惑与吸引,觉得当前指标是非常重要与完美的,并因此不断进行在本质上并不是非常需要,甚至有可能是有害的对应行为。

2 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信贷政策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上升与金融风险增加。

    信贷政策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这会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高的利息成本或超额融资,从而增加了融资成本和不良贷款的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源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方面的不充分,或者由于企业对信贷政策了解不够全面而做出不理性的融资决策。因此,加强信贷政策的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提高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性,对优化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融资成本增加后,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后,就会更需要融资,融资越多盈利就会越低,就越需要融资,这样就会形成更多的不良贷款。同时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后,也会造成企业员工和投资者的收益减少,这样社会上的消费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个人的偿债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社会消费能力降低,又会造成更多市场产品过盛和政府税收减少,这样就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少,并导致人们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生活成本增加后,部分成员会产生更多的个人贷款,另一部分人鉴于对生活缺乏安全感,则可能会去投资创业,但在市场缺乏盈利的环境下,投资成为不良资产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并需要更多的融资,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太高会导致银行的运营成本增加,只能提高贷款利率来对冲成本的增加,这样又会造成融资成本和信用风险再次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融资行业,导致银行存款的增加;同时因为人们普遍更喜欢存款,也会导致股市资金减少,造成股市低迷,又会造成更多实体企业和股市投资者亏损比例增加,而股民的亏损又会造成社会消费的降低等。

2.2 金融利益关系的难以平衡:寻求公平与稳定

    金融利益关系的难以平衡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金融体系中,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如银行、企业和个人等。这些利益关系常常面临矛盾和冲突,如银行希望提高贷款利率以增加自身利润,而融资方则希望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机制,确保各方利益的公平和合理,同时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体系中,为了增加信贷机构收益而提高贷款利率,融资方的收益就会减少;融资政策倾向优质和热门企业,基础行业融资和发展就会受影响;提高存款利率,增加了存款总额,但是吸储的成本又增加了;汇率提高了有利于进口,但出口又会受到影响;资金照顾了沿海和城市,内地和农村的经济又会受到影响等。

.3 金融利益关系的平衡与资源配置:探索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金融利益关系的难以平衡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金融体系中,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如银行、企业和个人等。这些利益关系常常面临矛盾和冲突,如银行希望提高贷款利率以增加自身利润,而融资方则希望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以降低融资成本。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机制,确保各方利益的公平和合理,同时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指标的偏向性和不平衡性,表面上也可以起到培育优质资产,淘汰“劣质”企业的作用,但往往容易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一个企业或个人,无论优劣,一旦陷入融资方面的被动,经常会很难摆脱困境,变得越来越难经营;抓住机会的企业和个人,则能借风乘势扶摇直上,实现企业规模和社会层级的脱变。久而久之,社会就会造成明显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实际上,资金向热门行业和某些优质企业倾斜,表现上是有利于这些企业的,但是这样往往很容易造成这些领域出现资金过盛和浪费,有些企业因为平时资金充裕,投资大手大脚,甚至没有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就到处并购扩张,各种开支和成本越来越高;当遇到问题时,一盘点才发现有很多项目都是负收益,已经积累了巨额负债,融资负担成了难于甩掉的包袱。而那些无法获得融资的传统性基础领域中,有不少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企业,而且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发展潜力,但却经常因为“其貌不扬”,无法获得资金青睐。

    这种情况就像是被娇惯的孩子,往往会变得缺乏生活能力,生活上却大手大脚;而缺乏关注的孩子,虽然也可以通过自努力获得一些生活能力,但又往往会因为缺乏资源而难于成功,甚至会对家庭产生抱怨,最终整个家庭缺乏足够高收益的成员,却不乏花钱大方的人,家庭成员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

2.4 金融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分配:平衡与监测的重要性

    金融体系中的指标可能存在偏向性和不平衡性。金融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分配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不合理的指标选择或权重分配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因此,应加强对金融指标的研究和监测,确保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偏向性和不平衡性的出现。金融系统表象性或隐藏性也是有普遍性的。当金融系统的指标各自处在不同的状态时,无论这种状态是否合理,是否会对未来造成不良影响,只要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的不良后果,整个金融系统就会呈现出一片祥和与稳定,就好像所有指标都是可接受的和非常安全一样。但这种表面的状态,往往容易造成麻痺意识,导致人们对金融指标的提示缺乏足够的警惕心。

2.5 金融系统中的追求规模与利润的陷阱:企业与个人的信贷危机

    在金融系统,有的企业本来经营业绩非常良好,但是因为过于追求规模和利润指标,并且因此不断的调整生产和经营的策略,最后导致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严重的经营危机,并且背上了巨额的负债,造成了严重的信贷危机,企业多年积累的成绩功匮一篑。也有的企业本来效益很好,并没有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为了追求降低成本,不断地削减生产和人工支出,甚至逃避税务,最后却被发现有违规操作,或者是造成了严重的劳资关系,反受其害。这种情况也表现在个人的金融生活上,如有的人本来收入不是很高,但是对房子面积和档次非常看重,于是巨资贷款购房,结果导致经济压力过大,产生金融信用危机。

3 基于金融系统特性的金融体系优化对策
3.1 金融系统的联动性与政策调整:利弊兼顾的必要性

    金融行业的联动性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体现在信息不对称上。如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外汇的汇率,以及股市的交易费率、升跌幅控制线等,其中一个环节的变动,都经常会引起相应许多环节的改变,甚至会波及到国际资金的变化。
    这些联动和相互波动的传导过程中,有的领域可能是受益的,有的领域则可能是受害的,如融资成本的增加,对信贷机构经常是有利的,但对融资方是不利的;但随着信用风险上升,银行及信贷机构本身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随着融资成本增加,社会消费能力降低,网上的廉价商品会更好卖,但大宗商品和设备的购买力会大大下降,甚至只能依赖贷款购买。社会福利减少,保险业就会更加发展;不良投资项目增加和倒闭情况增加,装修和转让中介业务就会发展起来。但不恰当的金融系统变动,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对金融系统进行改革和政策调整时,往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环节可能产生的改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问题。不能仅凭某种改变对某个领域有利就是认为好事,有时有些领域的发展本身就不是好的现象,如廉价商品好卖和转让中介业务兴旺等。

3.2 金融系统改革:兼顾各方利益与避免主观偏袒

    矛盾和利益冲突关系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在金融系统改革或调整时,需要兼顾各方利益的需要,而不应该有主观上的偏袒。在金融系统改革中,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以确保公正和平衡。由于金融利益关系涉及各方的权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制定金融政策和进行系统调整时,应采取折中和平衡的策略,避免主观偏袒某一方面。不合理的偏向性对待可能导致问题在不同领域间反复出现,甚至引发资源争夺和内卷现象。这种情况不仅无助于提升总体效益,还会导致内耗成本逐渐上升,并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难度。

3.4提升决策的准确性:挖掘金融指标下的隐藏信息

    挖掘金融指标下的隐藏信息对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进行金融系统改革或调整时,应从系统、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视角进行数据信息和指标的分析研究。单一指标的参考可能会导致浅层次的问题分析,甚至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应注重发现不同指标背后的隐藏信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全貌,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5 金融系统指标数据的变动:提升决策准确性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实时跟踪金融系统指标数据的变动,并及时引导和限制是必要的。人们往往倾向于过于注重指标数据所带来的利益,却忽视了相应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因此,在金融系统改革或政策调整中,应建立更多层级、多角度和科学的参考指标及其阈值,积极运用观测方法和认证手段,实时跟踪金融系统指标数据的变动。

    通过及时采取预防和限制性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金融系统指标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问题。考虑到金融指标的联动性和隐藏性特点,仅仅被动地观测和分析指标数据,或者未及时引导和限制金融市场中对指标的过度追求行为,会积累大量潜在问题。当这些问题变得显性时,局面往往变得复杂,对问题的纠正也将变得困难。

 结语

    金融系统是一个体系庞大和关系复杂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指标不断相互影响和变化的动态的社会经济发育和成长过程。金融系统的变化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相互影响,同时也与外部的市场环境、社会因素、国际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等是相互动态影响的。
    总的来说,金融系统的这些特性,是由金融系统本身性质决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金融系统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与问题,以及进行金融系统改革和政策调整时,可以作为参考的一些应对措施。本文基于金融系统五大特性针对金融体系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对于金融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敬群,陈创练.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风险周期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3(03):33-34.
[2]吴龙龙.金融系统运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J].金融教育研究,2022,35(04):38-48.
[3]马洋.数字人民币对国金融系统的影响[J].质量与市场,2021(23):158-160.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我们仔细谈谈腾讯老干妈纠纷的法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