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习惯 >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有被害妄想?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有被害妄想?

作者: 更新时间:2020-07-18 14:49:18 阅读: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都比较关注。

我看到网上有不少朋友担心自己存在被害妄想,理由很多,而且看起来的确存在「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

比如:

走在路上,如果身后有人近距离跟着,就会停下来让他先走;
洗脸不敢洗太久,生怕睁眼后突然冒出一个人;
下楼的时候一定会手扶扶手,因为担心有人会把自己推下去;
在餐厅买的饮料,上完洗手间后回来就不再继续喝,怕被人下了毒……

上述这些以及类似的想法,绝大多数可以归为「不安全感」或「焦虑」,可能都与「被害妄想」扯不上关系。

为了不迷糊,咱们可能需要依次看看「不安全感」「焦虑」和「被害妄想」都是个啥。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有被害妄想?

一、你可能只是缺乏安全感

良好的安全感有利于避免人们陷入焦虑、恐惧等状态当中。

由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安全感不一样。

个人因素方面,老年人安全感比年轻人低,女性安全感比男性低,有受伤害经历(如夜盗、抢劫)的人安全感更低,不同性格特征、家庭状况、婚姻状况、民族/阶层的人们安全感也不一样。

社会因素方面,例如,邻里互助、社区认同、社会治理、社会治安、违法犯罪打击等方面越好的地方,居民安全感越高。

当咱们体验到明显的不安全感,感受到可能会陷入「伤害」「威胁」「不受保护」时,可能会在思维、情绪和行为上作出一些反应,以便逃离威胁,回归安全。

比如,像开头的几个例子那样,焦虑担心,保持警觉;老年人可能限制自己外出或体力活动量,以减少受伤的机会;妻子可能趋向于控制和抓住丈夫,以求婚姻安全;社会治安风险较大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夜间……

这些可能都是正常的防御性反应,不必纠结。

从个人层面,我们需要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坦然地面对问题,积极想办法应对和解决。

一旦引起咱们不安全的因素解除/过渡,可能也就逐渐恢复常态了。

不安全感往往是焦虑、抑郁、强迫等问题的共同人格基础。

若在不安全感的体验下,出现过度和持续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表现,则提示可能陷入了一些异常精神心理状态。

例如:

儿童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担心与父母分离后的灾难性后果,表现为分离性焦虑;
人际关系中过度和持续的不安全感,则可能进展为社交焦虑;
对身体健康方面的过度不安全感,可能与疑病有关;
反复体验到强烈不安全感,反复想办法缓解不安,反复失败,如此循环,则可能为强迫;
而当通过各种努力,仍然无法有效缓解不安全感受,可能会绝望,于是向抑郁发展。

这些情况下,寻求专业力量协助,方为上策。

三、说了半天,那被害妄想到底是个啥?

是的,咱们终于要解释「被害妄想」了。

被害妄想是一种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别人在想方设法迫害自己和家人(或败坏自己的名誉,或让自己精神错乱等)。

「实施迫害的人」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好几个人;可能是陌生人、熟人、朋友、亲友或家人,也可能是机构、教会、帮会、黑社会等组织。

有被害妄想的人,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或报复他人(如报警、上诉、携带武器、伤害怀疑对象等),也可能因为感觉对手过于强大,可能抵抗无效,而出现自杀行为。

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出现这些想法,就别自己吓唬自己啦!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有被害妄想?

事实上,被害妄想的诊断是需要很全面的评估的。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需要从纵向(患者个人纵向前后比较)、横向(与患者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横向比较)、患者社会文化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如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民俗风俗等)、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躯体疾病情况、其他精神症状、物质滥用或药物使用情况等角度来综合评价。

被害妄想,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在其他精神障碍中也可见到(如器质性精神障碍、严重的心境障碍如重度抑郁、妄想性障碍)。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确符合关于被害妄想的描述,那么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甄别,提供帮助。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焦虑和被害妄想的关键区别:

焦虑的核心在于对可能出现的小概率不良后果的担心,自知这种担心可能不必要甚至可笑,但无法控制;而被害妄想则是毫无根据地怀疑「某人要害朕」的错误信念和推理,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和检验。

开头的几种情况,很显然只可归为焦虑,而非被害妄想,二者区别明显,咱大可不必自乱阵脚。

至于安全感,咱们的大环境还是不错的,中国可是安全感最高的国度之一呢!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咱们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邓兰芳

四川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周晓波 审核

[1] 尉建文, 阮明阳. 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感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郑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调查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1 (6):1-7.

[2] 曹羽鹤, 王坚. 安全感研究述评与展望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 (12):1914-1917.

[3] 安莉娟, 丛中. 安全感研究述评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6):698-699.

[4] 许又新. 神经症 (第 2 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5] 许又新. 精神病理学 (第 2 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1.

[6] 陆林, 沈渔邨. 精神病学 (第 6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上一篇: 金枪鱼罐头里,居然大多数都没有「金枪鱼」? 下一篇: 你的眼压高吗?眼压高的人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