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您别挤!
长了痘痘,总有人会忍不住去摸一摸、抠一抠、挤一挤。
要是这颗痘长在脸颊,上述行为或许只会让你收获一枚痘疤。但要是长在面部「危险三角区」,后果可能就严重多了……
面部「危险三角区」,也就是咱们口头上说的「三角区」或者「死亡三角」。
它指的是鼻根和两侧口角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参考下图)。
[1]
这块区域有丰富的静脉窦,通过血管与颅腔的某些区域相连。
如果这一片的皮肤发生破裂,细菌就容易进入人的身体引起感染。
挤痘痘、抠疤、拔鼻毛,诸如此类的操作都可能会破坏皮肤并导致感染,引发毛囊炎、疖肿甚至蜂窝织炎。
此外,由于三角区靠近大脑的关键部位(比如海绵窦),皮肤的感染还可能引起颅内感染。
感染进一步发展的话,容易引起血栓,进而增加中风和死亡的可能。
由此可见,在危险三角区挤痘,可以说是在拿生命冒险。
其实,在面部的任何部位挤痘痘,都多多少少会破坏毛囊壁,这就有可能加重炎症,延长痘痘的存在时间。而且,挤完痘还容易留下色素沉着、痘印甚至痘坑。
所以,说真的,哪儿的痘都别随便挤。
挤「危险三角」的痘痘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在有抗生素的当下,发生的严重颅内感染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尽管如此,它仍然有很小的机会威胁到生命。
其中,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挤痘后出现颅内感染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养成了挤痘的癖好,频繁挤痘、过度挤痘;
痘痘大而深,甚至出现了疖肿(有红肿疼痛的大肿块);
滥用抗生素,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感染后更难控制;
同时还有其他「挑战危险三角」的癖好,例如拔鼻毛。
颅内感染以后,通常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出现,具体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感染引起的症状:
以发烧为主。体温超过 37.3℃,并且可能伴随怕冷、打寒战的情况。
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精神状态改变,比如说胡话、精神失常、嗜睡甚至昏迷。
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
主要包括眼睛肿胀、看东西有重影、视力下降、脸上出现麻痹的感觉(肌肉不受控制)等。
血栓引起的症状:
最常见的是头痛,通常在发烧和眼眶周围水肿前几天。
如果出现了疑似的症状或是自己无法判断,需要赶紧去医院。
医生一般会做一系列的专业评估来诊断颅内感染。包括:详细询问患病情况、检查身体、根据医生的口令做特定动作(评估神经和意识)、抽血(评估感染情况)、做头颅的 CT 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或者筛查细菌和筛选敏感的抗生素等。
那么,如果三角区长了痘痘,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管住手。
管住手的要点其实是控制自己的冲动。能做的是尽量克服,分散自己注意力,慢慢培养良好习惯,避免接触一些引起挤痘意愿的刺激,比如别看别人挤痘的视频。
其次,要区分是不是真的痘痘(痤疮)。
危险三角区有与痤疮类似的皮肤问题,例如口周皮炎、蠕形螨病等。
是什么、怎么治,需要专业医生帮助评估。
最后,建议正规治疗。
对于经典的痤疮,公认的标准治疗是外用和/或口服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有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阿达帕林等。常用口服药物有抗生素、异维 A 酸等。
如何合理搭配,这就是专业医生要做的了。不建议未经诊断自行用药,尤其是口服药。
其实,皮肤出现创伤和感染不只是挤痘这一个因素。下列的生活小贴士,也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的功能或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避免抠鼻子、拔鼻毛,改为用剪刀修剪鼻毛;
用纸巾而不是手指清洁鼻子;
定期清洗和更换化妆刷,减少或避免用手碰脸;
注意皮肤保湿,防止开裂或脱皮;
注意清洗或消毒伤口;
如有红肿、疼痛和化脓等感染症状,请咨询医生。
不得不感叹,对付痘痘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还真不能硬碰硬。
在危险三角区贸然挤痘,指不定它就感染给我们看。
遇到这种情况,更优的处理是停止「以暴制暴」,改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用药治疗,对它进行「魔法攻击」,消灭于无形。
:唐教清
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李锦 审核
:
[1] Frederick S Southwick, MD. Septic dural sinus thrombosis.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eptic-dural-sinus-thrombosis. (Accessed on 2020-04-24).
[2] https://blogs.webmd.com/webmd-doctors/20180604/could-popping-a-pimple-really-kill-you-a-doctor-explains-the-triangle-of-death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nger_triangle_of_the_face
[4] Pannu AK, Saroch A, Sharma N. Danger triangle of face and septic 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7, 53(1): 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