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官职,清朝大约有多少个“正一品”的官职?
“正一品”官职,在清朝的时候,属于级别最高的官阶。清朝官阶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个官阶中有正、从两个级别。越往上的官阶,官职数量越少。
到了正一品的时候,掰着手指头算,全国也就六个。不过,这六个官职,除了少数几个有实权的官职外。大部分都是荣誉称号居多。或者死后追赠,或者职权有限。
第一类便是属于荣誉称号的正一品官职。这类官职叫:太师、太保、太傅。从地位上来说,这三个职位都位三公。最早的时候,太师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总管王家事务的大臣。
太保监护国君,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在三个实权在几千年前设立之初,属于非常有实权的官职。但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削弱,三公实权逐渐被其他官职替代,成为一种荣誉称号。
不过,在清朝初期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比较厉害的大臣,可以得到实权的三公职位。顺治皇帝时期,曾留下四位辅政大臣,帮助年幼的康熙皇帝,治理天下。
当时辅政大臣中的钮祜禄·遏必隆就曾加封太师。地位非常高。但是,康熙亲政,擒拿鳌拜后,遏必隆的太师官职就被撤销了。三公职位至此以后,就基本成为一个虚衔,而且,都是死后追赠大臣时才会使用的官职。
第二类:大学士。清朝的时候,大学士有“三殿三阁”的说法,按照皇宫的布局,分为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大学士中,又有满、汉大臣的区别。在顺治、康熙时期,大学士中,满族大学士的地位是绝对高于汉族大学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