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格拉瑞斯金属专栏 >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3-15 13:53:25 阅读:

今天是护士节

也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总是不期而至。具备防灾意识,学习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地震被困如何自救?

遭遇火灾怎样逃生?

面对自然灾害怎么办?

别急!

兵哥哥给你敲黑板划重点!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火场逃生】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一、平时要了解自己学习或居住地的建筑物结构及逃生路径,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二、突遇火灾时,不要盲目地随从人流,避免相互拥挤。逃生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室外空旷地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台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

三、在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也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地震逃生】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一、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二、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三、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洪水逃生】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一、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当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二、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三、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搞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卫生,以预防感染病及防止蚊蝇滋生。

如果已经遇灾难怎么办?兵哥来给你支几招伤员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法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如下: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

(3)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4)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2. 胸外心脏按压

面对灾害怎么办?这些知识有备无患

此方法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及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不可进行。操作方法如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二横指宽距离)。

(2)按压方法:

①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④成人按压深度5-6cm,按压为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

(3)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

上一篇: 防灾减灾|这些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下一篇: 国际减灾日,收下这份防灾减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