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越来越多,面临地区动荡利益受损的风险,该如何保护他们的安全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分析发现,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同比下降5.6%,国际贸易需求的放缓成为制约各国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阻碍。更为严重的是,UNCTAD预测疫情下2020年全球跨国投资将同比大幅下降40%。非洲、发展中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转型经济体的外资流入量都将出现20-40%的大幅下降。
与发达经济体不同,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外资的支撑明显,失去外资将对这些国家的就业、产业链和财政收入产生严重的冲击。面对疫情导致的跨国人员流动难度上升,跨国直接投资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成为全球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各国对流入外资的争夺可能更为激烈,加强政策优惠和保障有充分的动力。
毋庸讳言,尽管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自本世纪初以来呈现了较快发展,多数企业不仅通过对外投资合作增强了自身的全球竞争力,也为东道国创造了巨大的发展价值,但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冲击依然十分严峻。近年来,地缘冲突频繁,公共卫生领域挑战巨大,国际经贸治理发生了重要变化。不论是政治局势、安全冲突,还是经济文化冲击,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的对外投资企业不得不承担比在国内发展更大的风险,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保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损失,对于各方都有着重要意义。
东道国政府在为外资创造更好发展环境上有着直接的利益诉求。对于东道国而言,外资在为其经济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理应享受与本国投资者相同的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执法是外资企业能够安心开展稳定投资的重要条件。投资母国与东道国政府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减少因为政府换届、执政党变化或政治格局突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法律法规是投资者长期发展的基础,而缺乏安全感将导致投资的短期化,多数情况下不利于东道国实现发展目标。鉴于此,投资母国与东道国应建立并充分发挥政府间沟通机制的作用,除了可以探索商签经贸协定强化保障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协调和沟通为贸易发展创造条件,强化对投资活动的服务,减少企业对政治风险的担忧。
作为市场主体的跨国投资企业,拥有较强的跨国经营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活动风险。跨国投资势必面临两国文化、宗教和风俗的差异,缺乏必要的知识有可能使得企业在无意中触犯当地民众或社区。对开展跨国投资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培训是减少此类风险的必要举措,但此类培训应与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进程相匹配,伴随跨国经营活动的全周期。
本地化经营并积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已成为跨国公司加快融入东道国社会的重要举措,而对于可能遭遇的风险,企业不应消极等待,应做好风险防范和处置预案,关注各正规渠道发布的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并通过商业保险等方式降低企业损失。
有效约束错误信息甚至恶意攻击对社会的负面冲击是各国政府都面临的重要挑战。信息时代,流言的破坏性可能是长期的。除了应敦促企业与所在社区增强相互沟通和理解外,还应尽力提升中国企业的正面形象,减少外界对中国企业的负面印象、误解甚至敌视。持续推进中国的开放进程,为各国人员来华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通过区域合作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公信力,通过与东道国社会有影响力的重要人士交流以加强互信,为东道国企业融入中国企业参与的全球价值链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将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缺失所形成的矛盾集中爆发可能性。
当然,国际经贸合作环境变幻莫测,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不“走出去”。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各方对中国企业也会有更多的了解。基于市场共同经济利益的发展方可持续。伴随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中国企业需要在对企业全球投资布局不断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国际化发展模式,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尽量避免重蹈风险冲击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