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大变革,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前几天助理给大家分享了一条银行理财面临大洗牌的内容,很多网友留言说没听太懂,我觉得这个事非常重要,所以今天再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赚了钱去银行存定期,或者买理财产品,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相对安全也便捷,但是,这几年,不管是银行存款还是理财产品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你是不是从来想不到,竟然有一天,存在银行的存款也不能全部保本了,根据我国现行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银行只对客户50万元的存款有保本的义务,换句话说,你放100万的存款在同一家银行,银行真正能保障你的,只有50万元。而这几天,大变革又在发生,可能你在银行的理财也在面临着大洗牌,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未来钱存在银行还安全吗?今天的内容,只要你在银行有存款的,一定要看完,穷得叮当响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赶紧赚钱去。
今天说的这个内容可以说是跟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关系到大家的钱袋子问题,就在今年的9月初,国家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名称为《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管理办法》可大有来头,它针对于商业银行开设的理财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投资交易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详细的要求。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存在银行的钱,如果是买了理财产品的,基本上未来都是要求商业银行开立的理财子公司进行管理,换句话说,我们买的那些理财,都是这些理财子公司卖的产品,为什么理财产品要通过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发布和销售呢?
银行都在开设理财子公司,这并不是一个自发行为,而是一个监管行为,早在三年前,金融领域有一个重磅的规定落地,那就是银保监会联合证监会,以及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资管新规》,当时发布这个新规的背景是什么呢?主要是为了约束资管行业的野蛮发展,引导整个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我们国家从2010年开始,不管是银行的资产规模,还是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品规模,都是在增长的,金融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而其中的资产管理板块,也成为金融当中,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方向之一。
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资产管理领域,各大机构为了抢规模、抢市场,抢客户,已经出现了一些无序化、粗放和野蛮的发展模式。说白了,资产管理领域已经在开始逐渐积累风险,在80万亿左右的资管规模当中,银行理财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而其实绝大部分的理财,购买的资产都是各种非标准化的债权,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股票质押借款和房地产抵押借款。
上市公司大股东倾向于采用去杠杆的融资方式,来对外开展并购重组,这个时候他就会采取股票质押的方式来融资,而房地产公司呢,会通过房产质押或者土地质押来融资,这些有质押物的债权和其他一些没有质押物的债权打包到了一起,最后成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卖给我们这样的消费者,最后,我们买的资产究竟具体是什么呢?普通老百姓是肯定看不清楚的,有时候连银行自己都搞不明白。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的风险是一环套着一环,很容易传达到实体经济领域。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家上市公司,他的实际控制人为了把资金套现出来去做并购重组,可以跟银行进行股权质押,把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给银行,未来有了钱,再把资金还给银行,银行把他的股份进行解除质押。
这个时候,钱表面上流到了实体经济领域,但要知道,并购重组的逻辑是股权投资,它是一个长期的业务逻辑,即便是发展得非常好的企业,对他的投资从落地到有收益,再到完成退出,基本也要三到五年,而实控人通过股票质押借的这笔钱呢,通常的期限是一年或者两年,最长也不得超过三年,这中间明显存在了一个期限错配,一旦,这次并购重组的进展不如预期,企业的钱无法及时的退出来,上市公司实控人的这笔股票质押借款就可能出现兑付困难了。不仅仅是期限错配,还存在多层嵌套加杠杆等等提升金融系统风险的问题,而资产新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可能有点绕,没看明白的朋友,建议倒回去多看两遍。搞懂了这个逻辑,绝对比你看小姐姐跳舞要有用。
资管新规,最终革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命,他要求在满足限额管理、信息披露和期限匹配等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银行理财产品才可以适当选择非标资产进行投资,并且要打破理财的刚性兑付,换句话说,国家并不鼓励这类非标准化业务的开展,而是主张要把老百姓投资理财的资金引导到股票和债券这样的标准化资产当中去。
资管新规在金融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原来金融机构积累了这么多的非标准化业务,都要慢慢清退了,而更重要的是,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之下,意味着,未来我们在银行购买的理财,将要真正告别“保本保息”的时代,投资理财需要你擦亮眼睛,自负盈亏!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为什么银行要设立理财子公司来开展理财业务了呢,首先,是业务专业化的要求,理财的投资打破了刚兑,要向股票和债券等标准化资产进行转移,在这个背景下,对投资人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银行开立理财子公司,有利于提升业务的专业性;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知道,银行有存款,也有理财,财大气粗,但是理财子只是银行控股的一个子公司,如果理财子公司跟银行没有分立开来,一旦理财出了问题,大概率银行是要把自己的钱拿出去填窟窿的,这个时候,要真正的做到刚性兑付和投资者盈亏自负,是非常难的。我想我这么说,聪明的你肯定应该能听明白我的意思吧?
当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也不是想设就设的,也是有一定门槛的,前一段时间,财经媒体争先报道了一则消息,说的是未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未来将不能新增理财业务,目前市场上,已经有29家银行获批了筹建理财子公司,其中已经开业并经营的有21家,这个消息说明,国家并不鼓励所有的银行都到理财市场中来,而中小银行,由于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等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差距,预计将会逐步退出银行理财市场。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30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将面临重新的洗牌,这个洗牌有两层的含义,一是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原来银行依靠一些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还维持着30万亿的市场规模,但资管新规实施之后,既然都不能保本了,老百姓肯定会有新的投资想法,想要保险一点儿的人会选择去买银行的存款,而不是理财,而风险偏好高一点的人呢,难道不会觉得基金或者直接投资股票更香吗?银行的理财规模是不是能维持得住,就很难说了。其次,是在银行内部的洗牌,既然中小银行未来将不再新增理财业务,这看上去对大银行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中小银行的理财客户要怎么办呢?是转化为这些银行的存款客户,还是向其他大的银行流失呢,还都很难说。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银行的理财将不再因为银行的实力等原因保证都能得到兑付,你买的产品是什么,银行的投资管理能力如何,将影响你的理财的收益,甚至极端情况下,你是可能出现亏本的。
其次,我们并不能够在所有银行买到理财,很多人为了高一点的利息,常常喜欢买一些小的银行的理财产品,未来,可能将买不到了。
资管新规虽然是2018年发布的,但是监管也给了市场一定的过渡期,并且在2020年的时候,还将这个过渡期延长了一年,也就是说,最晚到今年年底,所有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都将要求符合资管新规的规定,否则是不能够向老百姓推荐的。
那么,作为银行的普通客户来说,我们老百姓应该怎么办呢?在这里,保德全给大家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你要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对收益的预期。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银行理财还能保本保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有的银行投资能力强一点儿,产品管理能力好一点儿,就还能继续帮投资人赚钱,但一旦出现风险,你很有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这个时候,即便是银行私下里给了你承诺,也是没有用的。因此,你要首先评估好自己的投资预期和风险偏好,如果你接受不了本金的亏损的,这些钱是你的养老钱或者小孩子的教育资金,那你可以考虑银行存款或者是保险等其他的投资方式,如果3%左右的年化收益你觉得挺满意的,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就真不如直接考虑银行的存款了。但是如果你风险偏好比较高,能接受部分本金的亏损,就不妨花点儿时间在银行的理财产品当中挑选挑选。
其次,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更要考虑的是银行的投资管理能力。既然理财不能保本了,那么与其说你是挑理财产品,不如说是挑选银行,同一家银行内部的各个理财管理团队,实力不会差距很大的,这个时候,你就要重点考虑这家银行的投资能力,管理水平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不得不说,这些年,银行不倒闭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了,包商银行破产清算,搭进去多少客户,数都数不清楚,银行和银行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从市场排名、客户口碑以及历史业绩情况入手,你可得擦亮眼睛好好挑一挑。
最后啊,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资管新规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国家希望把老百姓在银行的储蓄投资,往标准化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转移,从这个角度来说,基金、股票和保险投资,都是可以考虑的资产配置方向,毕竟,要跟着国家走,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好了,今天关于银行理财大变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这么多,大家如果关于投资理财这个话题有兴趣的,还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点我头像去看专栏节目中的课程,其中有专门的章节是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样进行投资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