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安全吗?什么样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安全边际》 第二部分:基金投资真的安全吗?什么样的基金才是好基金?第二部分对应原著第三章、第四章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安全边际》这本书。最近大家投资都喜欢购买基金,仿佛基金的风险要比股票低很多,买基金能够稳赚不赔一样。投资大家赛思.卡拉曼和我们论述了他对投资机构的看法,希望为大家购买基金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国是一个以机构投资为主的市场,由于各种捐献基金的盛行和美国养老金的入市,美国的投资机构占有市场资金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散户为主的市场,但是中国投资市场走向成熟,必然是会向机构投资为主发展。
作者赛思.卡拉曼开篇明义,就算是机构投资为主的市场,也避免不了投机,因为投资机构的管理者主要还是在投机!也许投资者很惊讶,自己将辛辛苦苦积累的资金交给机构打理,机构为什么不进行投资,而要进行投机呢?原因就是机构管理者与客户利益不一致。
机构管理者的利益不是由投资回报决定的,而是由基金规模决定的。机构管理者管理的资金越多,他们的管理费收入越高。客户的资金通过他们的投资是否能赚到钱与他们的利益无关。所以投资机构的管理者并没有把心思放在为客户赚钱上,而是放在如何扩大自己管理的基金的规模上。就算在一定限度内关心自己打理的基金的收益率,那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上。
基金管理者将更多的心思花在扩大自己管理的资金的规模上。那如何提高自己管理的资金的规模呢?
想要取得非常出众的业绩,来吸引客户投资,基金经理必须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从而与同行有区别。但是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有时候会导致巨大风险。你与同行不一致,你就会显得特别扎眼,如果最终投资结果是好的,当然没问题。但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你的业绩和大多数同行比落后了,焦虑的客户就会给你打来质问电话,或者直接撤资,导致基金规模下降,资金管理费下降。聪明的基金经理,为了维持基金规模,不会采用激进的投资策略,而会保持和同行一致,并且争取只比同行好一点点。这样,当市场下跌时,大家的基金都下跌,客户会将原因归于市场,而不是归于基金经理不好!当市场上涨时,自己管理的基金又比同行好一点点,自己管理的基金规模更受追捧!由于机构管理者与客户利益不一致,就算基金经理知道哪种方式投资更好、更有利于客户赚钱,基金经理也不会采纳。基金经理只会采纳和同行保持一致的策略,以求得至少是平庸的回报率。
由于各种基金排名比较的都是短期内基金回报率的高低,基金经理只关心短期表现,用以吸引更多资金。不关心长期表现,来满足客户的获利要求。所以基金经理会在短期内采取不利于长期投资的策略,以求得短期内超越同行一丢丢,完全不顾将来可能的风险。基金经理追求短期回报率,更有利于其吸引资金,扩大基金规模。
人类的情绪对机构管理者也有影响,包括恐惧、贪婪。机构管理者也是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金融知识更丰富一些。但是面对市场下跌时的恐惧以及面对市场上涨时的贪婪,他们一样都不少。
由于基金经理只会采纳和同行保持一致的策略,以求得至少是平庸的回报率,由于基金经理追求短期回报率的倾向,由于机构管理者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并不会比平均水平好多少。而且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也会表现出高度的投机性,和大众保持一致、追求短期利益、情绪化,这都是投机行为的典型特征。
古罗马在一开始,建筑质量并不是很高。但是当凯撒大帝执政后,出台了一个法律:“建筑师必须对自己建设的宫殿负责到底。如果在建筑师死前,宫殿倒塌了,就杀了建筑师;如果在建筑师死后,宫殿倒塌了,就杀了建筑师家族里面的子侄。”从此建筑师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对自己负责的建筑格外认真。所以你看到,直到现在,古罗马的建筑还屹立不倒。
但是可惜的是,我们不能强迫基金经理购买他自己打理的基金!基金经理一般都不会购买自己打理的基金,因为追求投资回报率和追求管理的基金规模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他购买了自己打理的基金,他就需要追求高投资回报率。但追求高投资回报率必然会导致基金短期内表现不佳,这样就会使自己管理的基金规模减小,伤害到自己收取基金管理费的利益。也就是说,基金规模越大想要投资回报率越高,根本不可能。
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越大,为了保持流动性,机构就只能投资流动性较好的大公司。保持流动性的动机在于,当客户想要撤回资金时,机构管理者能够快速卖出自己持有的股票。投资一些交易量很小的股票,不利于应付客户随时可能的回撤。而流动性较好的大公司一般溢价高,风险大。等价于机构管理者为了流动性好,被迫高溢价买入大公司股票。
机构需要满仓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越大,满仓投资的股票价格就越高,风险越大。机构管理者不能让客户觉得自己无能,所以不能有闲置资金的存在。但是市场上,并不是随时都有好的投资机会,在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被迫满仓投资,只会导致投资风险积聚。机构只关心投资什么,不关心投资时机,随时随地的满仓投资,只会导致投资策略的投机性增加。
流动性要求,满仓投资要求,这些都是基金在投资时,面临的掣肘因素。但更可怕的是,机构在慢慢放弃基本面分析,转而使用貌似有效的“投资公式”去投资。
对基金经理来讲,基本面分析费时费力,而且基本面分析好了还不一定能扩大自己管理的基金的规模。与其去花时间分析基本面,还不如花时间讲一个投资者那简单的大脑能听得懂的“投资公式”,去吸引投资者将资金交给自己打理,来收取管理费。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投资公式”例如,“股债均配模型”、“对冲投资模型”、“指数投资策略”等等。这些策略如果盲目跟从只会导致市场的严重扭曲。
例如最近流行的“指数投资策略”,如果所有投资者都去进行指数投资,只买“指数型基金”会导致所有指数内的股票价格严重高估,非指数内的股票价格严重低估!但是指数内的股票一定就应当卖这么贵吗?指数外的股票一定就应当卖这么贱吗?显然不合理。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公式”,投资策略应当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散户是不具备对企业基本面分析的能力,但是如果机构为了追求管理费的最大化,而放弃对企业基本面兢兢业业的分析,将时间用在营销上。市场就会变成赌场,市场波动就会变得剧烈。
好基金不好识别,但坏基金一定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很大,而且不遗余力的去追求规模扩大;第二,短期投资回报亮眼,而且短期投资回报越亮眼,风险越高;第三,采用简单的投资策略,而不注重对投资标的的基本面研究。所以热衷投资基金的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