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着特殊的益处。因为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做“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并能降低血糖,增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同时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脑血流量增加。
预备状态:热身活动
虽然入秋后的气温还没有一下子降到很低,但在登山之前还是要做好准备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减免运动损伤,使心肺系统尽快进入“备战状态”,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有条件者,在进山前1-2周最好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再加大些运动量。在身体素质上要兼顾力量、灵巧和平衡,同时突出力量的锻炼。力量锻炼以下肢为主。下肢力量的提高,可采取长跑、负重下蹲、单腿下蹲、立定跳远、爬楼梯等多种手段。测定指标可用单腿下蹲次数(比如以每次连续做10次为达标)。
到达山脚下,还可以进行一些热身。首先,简单活动一下膝关节、踝关节,快走或慢跑5-10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然后,充分拉伸肌肉和韧带。如果觉得记不住,那就干脆做一遍广播体操,它可以使身体各个肌肉关节得到有效的舒展。在准备活动中,“四处关节、三组肌群”需要重点关照。四处关节是膝、踝、髋和腰椎,因此要左右转腰,前后及侧向高抬腿,转动膝关节和踝关节。三组肌群指的是大腿前部、大腿后部及臀部、小腿的肌群。这三个部位需要通过拉伸练习来活动肌肉和韧带,典型动作包括:向后扳腿(单腿站立,用手扳住另一条腿的脚面,使大小腿折叠,感觉到大腿前侧肌肉被牵拉);弓箭步压腿;踮起脚尖,牵拉小腿后部肌肉。
营养需求:合理补充
登山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持续时间长、对身体消耗比较大的运动。秋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因此在进行登山运动时,更要注意身体的营养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素补充。上山前,要根据登山时间,准备好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功能物质。碳水化合物一般选择面包、蛋糕、罐装八宝粥等方便质轻的食品。高脂肪的果仁,巧克力等能量高,而且体积小,对登山这种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说是一种好的功能食品。蛋白质建议选择午餐肉、鱼罐头、火腿肠、真空包装卤蛋、豆制品等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
登山时,人体会大量的出汗,加之山上阳光较强,这时补水就尤为重要。人口渴缺水时会引起运动能力下降,补水可以恢复登山者的运动能力。登山时,人体体温在不断上升,积极地补水能够帮助身体降温,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代谢将废物排出体外。登山时,大量的电解质和水溶性维生素也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因此补水时,一定要选择含电解质、维生素的运动饮料协同补充,而不要单补白水。
形式主义:掌握姿势
登山容易引起肌体的疲劳,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姿势,才可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上山时身体放松并前倾,双膝自然弯曲,双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尽量不要用前脚掌着地,因为发力部位是小腿,肌肉较少,长时间收缩容易疲劳。登台阶时可以用“登山步”:一条腿在台阶上,一条腿在台阶下,攀登时后腿用力蹬地,以减轻前腿膝关节的压力。下山则要保持身体正直或稍向后仰,膝盖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尽量放低。下山时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刹不住车,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如果坡度比较陡,可以沿“Z”字形路线下山,以降低坡度。
心脏和呼吸系统是有惰性的,正常状态下只发挥部分功能。运动时肌肉中的能量被迅速消耗,必须通过加快呼吸、加快心脏搏动来输送营养。此时会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非常难受。这就是生理的“极点”现象。如果近一两个月没有锻炼,登山时最好每半小时休息一会儿。
下山后若有条件应泡个热水澡,做做按摩,以解除疲劳。爬山后良好的睡眠应是入睡快,睡眠深而无梦。清晨醒来时,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如果有入睡慢甚至轻微失眠、夜间梦多易醒、清晨感觉昏昏沉沉、白日无力嗜睡等现象,则要考虑是否患病,是否爬山量过大,并及时纠正。爬山后食欲的好坏同样反映了身体状态。如爬山后不想进食或食量少,表明爬山量安排不当或身体健康状态不良。如出现轻微爬山即大量出汗或出虚汗、夜间盗汗等现象,表明身体疲劳或有其他疾病。爬山后清晨起床前测定脉搏。正常情况下脉搏应平稳、有力,每分钟次数也基本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爬山后脉搏应有下降的趋势。如出现晨脉增快,或有心律不齐症状,可能与疲劳及过度训练有关,要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