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儿脑思维书籍批发专栏 >

接触和学习文字符号越早,对于智力开发越有好处

   

接触和学习文字符号越早,对于智力开发越有好处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3-06 10:14:47 阅读:

接触和学习文字符号越早,对于智力开发越有好处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了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7.1本,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年的75.8%。

儿童图书阅读率降低,与部分成人误解早期阅读有关。不少家长不清楚在终身阅读这场马拉松中,孩子应该何时起步,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总量应控制在300-500字之间

当前,早期阅读正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然而,许多阅读活动看似进行得火热,却与孩子的心智成长与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大部分家长看待儿童阅读,功利性的目标比较明确。”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晓晔说,“很多家长把儿童阅读和知识、考分联系起来,希望通过阅读能给孩子将来的考试或升学带来帮助。”

“识字崇拜”成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重灾区”,当家长用功利的心态看待儿童阅读时可能会失望,孩子的阅读体验也是无趣的。

“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总量应控制在300-500字之间为宜,家长间不必攀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委会汉字教育科学化研究中心主任戴汝潜表示,选择读本要以培养儿童热爱读书的情趣为上,家长不要越俎代庖。

视角转移至幼儿园,教师接受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能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心理。但是,许多幼儿园开展的阅读活动都存在问题。“把儿童图画书只当成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刘晓晔举例说,每到全国爱牙日,教师便找出几本和刷牙知识相关的书来阅读,将图画书当成促进孩子养成刷牙习惯的工具,却对内容不做深究。同时,肆意打扰孩子阅读的现象屡见不鲜:幼儿刚刚进入故事情境,教师就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目标,很多幼儿无法专注阅读,一脸茫然地跟随着教师的节奏;一些延伸活动照本宣科,实质上是违背了禁止“小学化”教学的要求。

“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戴汝潜说,阅读习惯问题的解决只能寄希望于“从娃娃抓起”。目前,“零岁起步”是国际幼儿教育界关于早期阅读所达成的基本共识。出生即阅读,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对未来的学业以及个人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看来,“尽早阅读就是一切”。戴汝潜解释,“尽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儿童书面语言学习起步的关键期,已经具备“形、音、义、用”等几个方面的条件。中外儿童教育家的研究表明,接触和学习文字符号越早,对于智力开发越有好处。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才,都受惠于早期阅读。二是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书面语言学习要“尽早”到“开卷第一课”,即开课“见字”“认字”,而不必让孩子先学习拼音,或离开短句单个地认字。

0-6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早期阅读是促进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孩子接触到书面语言和文字,对文字符号也会敏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孩子通过阅读能够提高理解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语言与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这才是早期阅读的内核意义。”刘晓晔指出。

接触和学习文字符号越早,对于智力开发越有好处

呼唤科学儿童观

提起儿童绘本,一些成年人对其的印象是“太简单”“只有几个字”。但文字少是否意味着易读懂呢?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充分挖掘绘本内容,并通过有效阅读将内涵表现出来,还是难度颇高的。

刘晓晔曾经和团队做过一项亲子阅读的调查。从幼儿园中选取了60组家庭组织亲子阅读,通过录像观察,60组家庭中能够正确阅读的家长不超过3位。

刘晓晔告诉记者,从观察中发现,家长阅读经常出现两种问题:

第一种,家长从头念到尾,完全不关注孩子的关注点,也没有进行简单的互动;第二种,家长在阅读时不停地向孩子提问,将书中的完整信息“肢解”得七零八落,且很多问题和绘本故事的主线严重偏离。这样,家长只会将书读“厚”。实际上,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才是让孩子进行阅读理解和锻炼高级思维能力的过程。

阅读之前,成人需要首先搞清楚绘本里讲的是什么。刘晓晔记得自己给孩子读过一本画着抽象拖拉机的绘本,哪部分是铲斗、哪里是驾驶室、方向盘在哪里……这些都是孩子从绘本上能够接触到、形成直观印象的,但讲解图形结构却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要重视不同领域的内容,有了这样的早期接触,孩子的感性经验也在慢慢积累。”

“有的孩子到小学三年级之后数学成绩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理解语言表达的数学内容是什么,这就是说明性语言基础没有打牢。”刘晓晔说,挖掘绘本内容,阅读语言也很关键,除了要将叙事性文字读懂,还要把书中的说明性语言读出来,这部分文字最能表现故事的逻辑层次。

不可忽视的是,早期阅读需要将绘本故事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否则对孩子来说读的就是“无用之书”。除了绘本,日常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素材都是可以让孩子去阅读的。饭馆里的菜单上很多都是示例图和说明性语言的结合。宾馆的餐厅门口可以看到提示牌:早上7:00-8:00旁边画两个人,8:00-9:00旁边画6个人,哪个时段是高峰期就一目了然。刘晓晔指出,这些内容孩子都可以读懂,都可以被当作阅读的题材。

人类天生喜欢听故事。儿童需要阅读,这是一种本能行为。他们可以并且有足够的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成人应该做的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追随孩子的脚步,为孩子的兴趣提供支持。阅读能滋养幼小的心灵,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要神化早期阅读,孩子的吃饭、睡眠和运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并不能代替这些事。成人要把儿童观放在心间,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让阅读体验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得益彰,为孩子的精神世界绘出丰满的底色。

上一篇: 孩子6岁前,促进智力发育,开发大脑潜能,一定要抓这4个关键点 下一篇: 德国承包近半诺贝尔奖,只因禁止智力开发,着重培养3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