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习惯 >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

作者: 更新时间:2020-07-18 14:49:56 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 年发布《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 2019 年 6月,我国网民达 8.54 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达 4.96 亿,占网民 57.8%,10~29 岁的网民占 41.5%,网民群体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 26%。

如今,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学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诱发家庭危机,导致青少年犯罪等悲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让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玩网络游戏时犹如面对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网络游戏真的如此「可怕」?如果我的孩子沉迷游戏了,该怎么办呢?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危险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变化发展:

1. 青少年寻求自我统一性,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效能感及认同感等心理需求是这个阶段成长的需求;

    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被家长否认、压制或漠视时,青少年就可能会在转向网络游戏中寻求满足

2. 家长不良的养育方式或缺乏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会导致生活环境中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资源持续匮乏

3. 此外,因为青少年在游戏中完成各项任务接收到及时的正反馈,使其感觉获得新技能和自我能力提升,从而提髙了自我效能感

    所以在玩网络游戏过程中寻找有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的成员,拓展了人际关系,获得了认同感等也是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内在动机。

孩子因此便逐渐地进入「专注网络游戏—窄化兴趣范围—对网络游戏渴求更多—更多专注」的心理循环模式中。

玩游戏你不知道的好处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也喜欢在工作之余用玩游戏来消遣放松,就如有些人喜欢通过运动健身、唱歌或者绘画等兴趣爱好来放松一样,这些都是心理上的「过渡空间」。

1. 当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压力及我们无法满足的需求时,提供了一个缓冲带,让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能量,这也是每个健康的人必有的「心理空间」。

2. 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到,玩家在玩游戏时体验到的深度沉浸分为自我抑制式沉浸与自我扩展式沉浸:

    自我扩展式沉浸,即追求的是努力促进积极的想法、感觉和体验时,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在建立自信和提升自我效能感,而这些会让他们更有精力和创造力,来挑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但如果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屏蔽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是自我抑制式沉浸,那就有可能造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难以在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中转换。

3.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发现 3D 游戏可以刺激海马体,从而促进大脑灰质的发育,帮助预防衰老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

父母可以合理引导孩子玩游戏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引导,让孩子既能体验到游戏的「好处」,又能避免孩子「上瘾」,沉迷于此呢?

1. 要正确引导孩子玩游戏

① 首先要理解,为什么孩子需要游戏,要站在孩子角度,体察他内心的真实感受,看见他渴求满足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对「过渡空间」的需要,而非一味地评判。

② 然后,如果是孩子刚开始对玩游戏产生兴趣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引导孩子合理的玩游戏。比如:

    可以采用积分兑换制,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来获取积分,然后以积分兑换玩游戏的时间;

    过程中家长要做到平等和尊重,与孩子一同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

    共同制定规则,共同遵守规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去管理好自己的行为。

2.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有了沉迷游戏的趋势:

家长先要反思是否因为之前的养育方式不当,导致孩子有些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② 然后,可以接受事实,放下焦虑,避免直接与孩子对抗;

② 接下来,就是调整「养育环境」:

    一方面积极建立其他更接近现实的「过渡空间」,比如带孩子去旅行、看电影、饲养宠物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另一方面对孩子玩游戏的行为予以不评判、不禁忌、不提倡,将孩子渴望独立及自我掌控的权利交还给他。

当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家长看见、珍视,家长成为孩子心理需求的满足者、理解者和支持者时,孩子内在的自我肯定会增多,价值感会增强,也就有了改变行为的动力。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

青少年自己可以这样做

1. 要分析自己在玩游戏时的感受,是为了逃避现实还是偶尔用来放松的方式。

2. 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调试来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制定容易获得成功的目标;

    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加强人际交往,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等等。

寄语

网络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当发现孩子玩游戏甚至是沉迷于游戏时也并非就要赶紧采用各种方法扭转,而是要从行为背后,看见孩子的诉求,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才是解决问题关键。

:陈霖

四川省人民医院 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周晓波 审核

:诊所 儿科主治医师 范运柱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6.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 王世华. 看见沉迷网络游戏背后的心理需求[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3): 74-75.

[3] 霍伟航,甘嘉莉.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社交的内在动机调查分析[J]. 高教论坛,2020(03): 74-76+81.

[4] [美]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闾佳译. 游戏改变世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5] West GL, Zendel BR, Konishi K, et al. Playing Super Mario 64 increases hippocampal grey matter in older adults(2017). PLoS ONE. 12(12): e018777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7779

[6] 徐俊丽.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及对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38(S1): 177-180.

已通过医生审稿专家委员会的同行评议。

上一篇: 除狐臭,靠谱的办法都在这里了 下一篇: 美甲会增加患癌风险?那还能不能美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