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嫔妃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国古代皇帝,后宫嫔妃众多,素有“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
皇帝纳充如此多的妃子,无非有两点因素,一方面是为了使皇室子嗣延绵不断,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皇帝身为九五至尊的私欲。
不过也有例外,在皇帝这一称号还没有的夏商周时期,君主的妃子还兼顾着王室的生产劳动,比如说,养蚕,织布,做服装。
这样一说,似乎还是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的那些妃子比较“享福”,毕竟什么活都不用干,还有下人伺候,整日里忙着勾心斗角,争宠夺爱就好。
据史料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就因为后宫嫔妃实在太多,不知道选谁侍寝,才让下人备了一辆羊车,让羊拉着他在后宫里转来转去,羊车转累了,停在哪个妃嫔门前,当晚就在哪个妃嫔那过夜。
当然也有少数后宫妃嫔不多的皇帝,如西魏王朝第二位皇帝的元钦、隋文帝杨坚、明朝皇帝朱祐樘等,不过这类皇帝,究竟是占少数,暂不一一细论。
那么数千年来,素有“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宫廷妃嫔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呢?
且听飞鱼细细道来。
等级地位不同,日常用度不同自古以来,后宫都是君王自己的“安乐窝”,但是面对如此多的妃子,自然得有一套制约的制度才行,不然这些嫔妃如果没有人管,那还不乱翻了天,后宫最大的掌权者是皇后,当然还有些朝代掌权的是皇太后,太皇太后。
那么后宫的制度有哪些呢,其实也和封建王朝的官员一样,有着地位和品级的划分,到了后来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即:最大的是皇后,处于正妻之位,其次是正一品四夫人,包括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接着是正二品九嫔,再接着是正三品婕妤九人。
再往下依次是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正六品宝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才女二十七人,此外还有没有品的。
例如在清朝,上至皇太后,下至贵人、常在、答应等,等级低位不同,每日所供应的粮肉、菜蔬数量和品种都不同,甚至连盛放饭食的餐具都不一样,包括绸缎、貂皮、米面、炭蜡等项,依其等级而递减。
慈禧太后是清代后期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时令鲜蔬、羊肉、鹿肉各种美食,山珍海味是应有尽有,动不动就来个满汉全席,连餐具材质都是些金银细瓷,可谓十分奢华。
体质孱弱,多靠药剂养生常言道:一进宫门深似海,长居深宫的嫔妃,就连出个宫门那都是一种奢望,而影视剧中上演的那些动不动就能跑出皇宫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中鲜有发生。
作为天下至尊的皇上的女人,这些嫔妃往往都是奴仆一大堆,可以说是大多都养尊处优、常年缺乏锻炼,这就导致了身体健康上有所欠缺。
这些妃子身体本就羸弱,受宠了还好,起码心情会好很多,不受宠的就只能寂寞孤独,暗自伤心神,甚至还有一些妃子由于抵挡不住寂寞的侵袭而患病,甚至精神失常,也极为正常。
所以皇宫中的妃子,大多数都比较弱不禁风,有的甚至是久病缠身,最终黯然离世。
在之前的故宫博物院永和宫举办的“清代妃嫔生活展”上,首次公开了和后宫嫔妃有关的养生治病医药秘方,包括养气活血、安胎、健脾等,这些都是后宫妃子极其喜欢的方子,毕竟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的争宠。
可见,深居后宫的妃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至少有些妃子经历的苦和痛,也是无法想象的,而影视中上演的那些宫斗大戏中比较惨的妃子,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调脂弄粉,穿针引线在我们常看的电视剧中,尤其是一些极其精彩的宫斗剧,皇上和妃嫔那是各种风花雪月,谈情说爱,他们有很多事可以做,甚至过着让无数人羡慕的生活。
后宫嫔妃之间往来繁多,甚至皇帝还会为妃子举行各种活动和表演节目,总之是有忙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事,当然还有玩不尽的兴,但对此,我只想说,都是假的,真实的后宫甚至连最基本的爱情都没有。
有的妃嫔从进入皇宫之后,就一直备受冷落,甚至到死都没见过皇上一面,而她们真正的用来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也并不很多,正如《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因此,很多妃嫔只能以空对月,或者调脂弄粉,或者穿针引线,用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漫长时光,而支撑她们的信念就是万一哪天被皇帝撞见了,或许就步步高升,享受荣华富贵了。
结束语:素有“六宫粉黛”之称的后宫妃嫔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其实并不是我们在影视中所看到的那样快乐,有些甚至很寂寞和凄苦,并且还无人能理解她们。
后宫佳丽三千,但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妃嫔过着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的孤独寂寞的生活,日常用度也会因为妃嫔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于长居深宫,长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并不很好,有的甚至久病缠身。
此外,还得时刻警惕,万一不小心被皇帝宠幸有了龙种,来自其她妃子的敌意,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如果皇后有了儿子还好,但是如果没有儿子,那这些怀孕的嫔妃整日里就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一失两命。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春词》 这首诗中所言: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看似身份高贵的妃子,她们的凄苦又有谁能理解呢,追根究底,她们只是皇权至上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