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教误区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3-07 10:46:02 阅读: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误区:照顾过度、“完美”教育、“成龙”心情、轻易否定等问题主要反映在我们爸爸妈妈心态上,表现为补偿心理、燕虑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与本位心理等。要怒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关健在于我们要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偏见以及调整好心态。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1照顾过度

照顾孩子,天经地义,我们应该保证儿童有个欢乐幸福的童年,但怎样照顾涉及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有的怕粗茶淡饭影响孩子成长,恨不得每天山珍海味,还总是担心营养跟不上,希望他永远健壮充满活力;有的则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有石头,他来搬,有艰险,他去克服,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希望他人生大道上永远畅行无阻;有的情愿独自承受生活的重压,不愿向孩子吐半点苦水,希望他永远生活在阳光雨露之中而无优无虑;还有的爸爸妈妈喜欢放纵自己疼爱孩子的感情,而且孩子越离不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越有满足感,好象这样才实现了自身价值似的等等。愿望很好,但实际效果如何?

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情感脆弱,胆小、孤僻、无能……爸爸妈妈过分照顾实际上是没有意识到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你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自己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最终影响他在社会上的适应生存能力。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身边有一位给他系鞋带、给他穿衣服、为他解决一切问题的细心母亲,那么孩子在感情方面很难成熟起来。”所以,作为爸爸妈妈我们不能“心太软”,“家庭温室”的温度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1.2“完美”教育

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一个普通人。按照这种潜意识,很多人就有意无意地以“名人”的模式来教育和培养下一代。我们持“完美”教育观点的爸爸妈妈往往总能不断地发现孩子这个、那个许多毛病,急于指出并纠正它们。有人间一位雕塑家,雕塑的诀窍是什么,他回答:“这没有什么难处。你找来一块石头,把没有用的部分凿掉就行了。”有些爸爸妈妈似乎也是这样想事情的:指出孩子一个缺点,他就会改正一个缺点,于是他就向好孩子的方向进了一步,这样不断塑造,最后孩子就完美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的孩子的大多数,将来必然地只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样样都得第一,样样都比别人强,甚至他在某些方面还欠缺一些,不如别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仍然在自己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完美”教育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之一,有了逆反心理,错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强化,同时还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心理与缺乏创造性的个性。所以“完美”教育的结果往往是:优点没有得以发展,孩子缺点也没有改掉。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况是孩子。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其实,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并不那么可怕,我们做爸爸妈妈的事前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一定做得到的!”孩子做成功了就说:“你果然做到了,真了不起!”孩子听到这些话,信心自然会大增。从孩子学步那天起,你就要帮助他建立自信,成就不论大小,一样值得赏识。容许他们试试并犯错误也许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3“成龙”心情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具有“望子成龙”的心情,这无可厚非,但我们的爸爸妈妈常表现出令人担优的倾向:有的过分地强调知识灌输,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有的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事事办不好,事事都难办,从而失去前进的信心;还有些爸爸妈妈过早地对孩子进行专业训练,使孩子过早失去了孩子的夭性,如孩子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训练还会成为孩子沉重的包袱,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有大批的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全才”。

恨不得从孩子降生就开始教他相对论,孩子一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就让孩子学画画,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等等,恨不得一下子让孩子什么都学会。上学以后,每日伴读,通孩子写作业,课余和双休日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逼子成龙的做法,不仅孩子累.自己也累的半死,而我们爸爸妈妈却无怨无侮。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如果孩子不具备某些夭赋爸爸妈妈只凭主观愿望,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这就是强人所难了。以致什么也学不好,甚至把身体搞垮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孩子的负担,引起孩子的反感,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1.4轻易否定

长期以来,东方人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受封建爸爸妈妈制传统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谦卑的秉性,中国的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顺从”,不得有异议,否则就是没大没小、犯上作乱,缺乏民主平等式的教育,许多孩子自身的事情也要由爸爸妈妈说了算。“你不行”、“你无用”、“你笨蛋”、“我不允许”、“别不自量力”诸如此类的语言对孩子无疑是一种否定,这种否定可能扼杀孩子学习、活动的潜在希望,束缚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泯灭孩子上进、创新的火花。一些爸爸妈妈工作忙、生活紧张,对孩子们提出的怪间题(孩子常喜欢问为什么),常常回答“不知道”、“一边去”、“忙着呢”。殊不知,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2我国爸爸妈妈的心态分析

2.1补偿心理

个体为弥补其因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产生的不适感,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减轻其不适感的一种心理。“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象我小时候一样,我要让他吃我没吃过的、穿我没穿过的、玩我没玩过的。”这是许许多多爸爸妈妈说出来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童年时代并未享受多少物质带来的快乐,使孩子能获得自己过去曾失去了的东西,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某些慰籍。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孩子当成了补偿我们过去人生缺憾的工具。“我没上过大学,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读上大学!”“我这辈子是没什么戏了。我得让我的孩子出人头地,为我争口气!”许多为人父母者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可谓是含辛茹苦、弹精竭虑,把自己某段人生中未作的努力或没机会作的努力,十倍百倍地倾注给今天,把“宝”都押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2.2焦虑心理

个体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头无底,反映在情绪上是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尽而表现出异常脆弱、敏感的心理。“我们输不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如果这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果这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她们时时提心吊胆,总感到只有一个孩子,唯恐孩子的生命失去保障,孩子的身体稍有不适,就赶忙往大医院送,吃最贵的药,打最好的针;安排许多作业让孩子去做,担心未来的他能否竞争过其他的孩子。时常有一种过重的,有时甚至是不必要的恐俱心理。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2.3从众心理

个人由于受到团体或其他评价者们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在我们爸爸妈妈身_L,就是对待孩子的吃、穿、玩以及教养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受其他爸爸妈妈做法的影响,特别是当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时,只能遵从他人的意见或随从多数人的行为,出现“随大流”的现象。爸爸妈妈之间相互模仿、感染、认同、暗示,从而避免自己以及孩子被同伴们非议和排斥,乃至孤立。所以,我们才会一窝蜂地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什么音乐、美术培训班、等,什么流行学什么。

2.4虚荣心理

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情感,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中国人过分注重面子,成人往往把孩于的表现与自己的面子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主要表现为病态的攀比行为、自夸炫耀行为和嫉妒行为。我们爸爸妈妈或者在生活消费中不让子女“低人一等”,穿着专挑名牌等攀高消费,认为“孩子比别人吃的好,穿的好,玩得好也是父母成功的体现”,或者吹嘘自己的儿女如何孝顺、如何有出息,或者对子女抱有高期待,施以高压。“你孩子能干,我孩子更能干”,甚至“你孩子不能的,我孩子也能”,以求得周围人的赞赏与羡慕,从而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

2.5本位心理

个人在评价过程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反映价值的一种心理行为。表现为我们爸爸妈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习惯于评价自己孩子时从自己所代表的领域的利益、要求和价值观等出发。成人们或者总觉得孩子还小,看不到他们的成长,依赖与无能是孩子们的特点,所以离不开我们的保护:或者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着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成长轨道一步一步前进,这种表现为“成人本位”的现象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当然我们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理弱点,才能做好孩子真正坚实的后盾。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爸爸妈妈的心态

最后,作为爸爸妈妈,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孩子,面对孩子的成功与失败,面对孩子的优点与缺点,不断地给孩子鼓励、帮助和引导。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教育孩子、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吧!

上一篇: 家庭教育中常被忽略的七个误区 下一篇: 中国家庭教育常见的十大误区,各位家长有中招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