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带地球去流浪”,还有哪些脑洞大开的太空计划?
文/藏狐
头顶“硬科幻”标签的《流浪地球》,最近收获的不光是漫天彩虹屁,从剧情逻辑到科学细节,天天都有一些硬伤被拉出来花式吊打。
特别是“流浪地球计划”这个故事赖以存在的大背景,无论是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还是点燃木星,都是违背科学定理的。
不过,这就像是作者为读者和观众搭建的一个梦幻舞台,吃不下类似设定的直接右上角小红叉就好了,非要揪着一个想象中的太空计划谬误不放未免就有点杠精了。
但是,如果现实中的太空计划也这么脑洞大开、劳民伤财,那才是真实引起不适了……神奇的是,历史上这种充满了玄幻色彩的太空计划还真不少见。
比如冷战期间,美军就真推出过名为“Project Retro”的太空计划,试图利用1000座阿特拉斯火箭发动机的反向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传,可是以当时该发动机的推力,至少得安装1000万亿台才有可能,而且会将地表环境破坏殆尽……结果当然是因为太疯狂而被否决了。
不过,这样耸人听闻的太空计划还出现过很多。这也切实暴露出了人类在探索太空上的巨大难题:让想象力在科技和宇宙的规律下自洽,并且符合全人类利益,实在是一项难度系数爆表的思想体操。
接下来我们就集体围观一下这些毫无求生欲的未来计划吧。
异想天开型:敢叫宇宙换新天
这类太空计划,可能提出时根本就没有想要产生任何实际的结果,但都做到了在气势上自带“敢为天下先”“宇宙规律都是渣”的王霸之气。
比如美国在19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
该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预算更是高达1万多亿美元。核心目标是以太空为基地,建立一个综合防御系统,在太空部署激光、高能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防御和拦截来自苏联的战略导弹。
不过,虽然研究工作进行得是红红火火,并且花费了近千亿美元的费用,但很多计划中的项目都因技术难度过大、费用高昂等无限期停摆。
这个未能实施的计划在90年代宣布终止时,立刻引发了舆论哗然,就被认为只是一种宣传烟雾弹、一场彻底的骗局。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星球大战”计划2.0版又启动了。
前不久特朗普公布了美国最新版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也是以太空为战场来部署部署导弹拦截器。大家猜猜这次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总而言之,这类太空计划表面一看有理有据挺能忽悠人的,实则缺乏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支撑,最后都难逃凉凉的命运。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为提供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阴谋论滋生的土壤……
强行碰瓷型:目迷五色or暗度陈仓
如果说上述计划还能跟太空计划扯上关系,也算无意间推动了科研事业发展,那么接下来这些碰瓷型计划,就是强行蹭太空战略的热度,撬开牛顿棺材板、脑洞如黑洞一般的存在……
比如苏联的地球望远镜计划,立志挖穿地壳,打造一个可以观测地底物质的望远镜。美国人也很快推出了钻海计划。这就将美苏太空竞赛引向了一个神奇的画风,开始比赛谁更会“挖坑”了。
战斗民族也是极其认真,真在科拉半岛上钻出了一个12263米的孔,据说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该项目最后因为经费不足而停止,科拉超深井的洞口也随之被封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之,与该类计划强关联的种种技术,比如惯性传感器、激光干涉测距等,将直接惠及人类太空任务和宇宙学、黑洞物理等基础科学的进步,帮助人类进一步理解宇宙的本质。
至于工程基础上的空间探测,就没有那么浪漫和形而上了,目的是通过观测让人类更好地掌握其他关联星体的环境、资源、异动等情况,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比如前不久NASA的“帕克”任务,就发射了一枚重约635千克的太阳探测器,将在未来7年内环绕太阳飞行24圈,在金星引力的帮助下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大约610万千米的地方。
它也代表了航天工业的巅峰水准:飞行速度达每小时70万千米,是目前飞得最快的人造物体;表面采用碳复合材料防热罩,可抵御1400摄氏度的高温……
作为有史以来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帕克”能够近距离测量太阳外层空间的电场和磁场,研究日冕物质抛射的物理机制,从而更好地预测大型空间天气事件,防止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比如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及电网、影响宇航员作业等等。
中国探月计划也是类似的存在。
去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升空,它将登陆月球背面,帮助人类第一次观测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未知半球。
而在这之前,2004年启动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经相继发送三个无人探测器,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完成采样、高精度成像、表面数据收集等任务,以便更好地探测地月空间环境,为进行月球基地建设、寻找未来宜居点埋下伏笔。
也就是说,空间探测计划往往会研究非常具体的专业领域,比如航空飞行、地球科学、空间环境等种种,关键点在于描绘和理解地球所处的周围环境。
尽管这种太空计划远没有什么外星人来的志怪猎奇,也没有星球大战来的热血喷张,也不像“流浪地球”这样充满浪漫色彩,却在一点一滴之间,垒实了人类迈向太空的战略资产,让前进的每一步更有力。
为人类下一个的新黎明做准备,哪怕晨光微熹的那一刻,今日的我们谁也看不到,也好过让未来指向虚妄。(授权转载)
本文来自: 脑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