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闯祸不用管?错!抓不住3个性格养成关键期
6岁前闯祸不用管?错!抓不住3个性格养成关键期,再次纠正会很难原创2019-07-23 15:31·优米MaMa
昨天下午带优米出去玩,几个小伙伴都在,周末两天没见的小小娃见了面都很兴奋。你捡个石子,我捡个树叶,玩的不亦乐乎。突然从边上飞来了一个青柿子,差点打在了石头弟弟身上。不远处有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正一脸得意的看着这边。我们只好带着优米、小石头几个小孩去另一边。
谁知刚玩一会,喜宝弟弟又被青柿子打中了,未成熟的青柿子像石头一样硬。还是刚才那个男孩!他竟然追过来丢这几个小孩,再看看不远处低头刷手机的奶奶,我瞬间就火了,大声喊到:“你丢哪呢!再丢一下试试?你家长呢?”,小男孩看我发火,吓得赶紧跑去奶奶那,奶奶自知理亏,悻悻地带着孩子走了。
石头妈说,“别生气,那孩子一直那样,这小区里很多孩子都被欺负过。”
“家人不管吗?”我问。
“管什么呀!人家奶奶说了,男孩子调皮点好,长大懂事了自然就好了。” 小时候行为不当不用管,长大自然就好了?怎么可能!
这都什么鬼逻辑?想起李玫瑾教授讲过的一个真实案例:北京曾发生过一起绑架案,4名未成年人绑架了一名同学并勒索150万元,而在赎金到手前却将人质杀害。但值得深思的是,这四个家庭,父母双全,也没有明显的家庭问题,经济条件也都尚可。事后法官很困惑的问父母“你们怎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有位父亲说“不是我不管,打他、骂他,可是没有用啊,他根本不听”,另一位父亲也说;“中学以后他不好好学习,喜欢在外面混。为了治他还让他去学武,谁知回来就干了这事。”
李玫瑾教授见过孩子后说“这几个孩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任性,极其任性”。事后李玫瑾老师也在思考,为什么这几个孩子家庭正常,爸妈也管,但都管不了呢?结合众多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李玫瑾教授得出结论——“管晚了!”
事实上,人的性格形成是有关键期的。孩子未成年之前,确切的说是12岁之前,性格的可塑性非常强,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再想纠就会很难。
李玫瑾教授曾说,“性格就像语言,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把你生在哪你就说什么话,性格也是一样,把你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形成近似的性格”。犯罪心理学也认为,孩子在性格上很多问题都是大人造成的,并且绝大部分都和12岁之前的“家庭心理抚养”有关。什么是“家庭心理抚养”?它主要是指父母对未成年人进行以培养健康心理为目标的教育。但生活中,父母关注点多在孩子学习、身体上,对心理抚养还存在一定的误解。 性格养成,所面临的“家庭心理抚养”误区。
第一,6岁后再给孩子纠正错误行为?为时已晚!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亲子间很多矛盾都会在青春期集中爆发,这让家长有种错觉,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需要管教。其实当孩子到青春期时,他的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再得到改变,但在6岁之前,孩子的认知观念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改变。
所以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奶奶,想等孩子大点自己懂事其实很难。那些想在6岁之后再给孩子树立正确观念的父母,已经错过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一个关键时期。
第二,等产生不良后果再去纠正?及时纠正才是上策!
有很多家长私信说,孩子不爱说话,偷拿家里的钱,每天上网玩游戏,父母稍微说两句,就会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往往这时父母才会去纠正,但孩子却表现得十分抗拒。
其实在所有这些问题产生之前,孩子必定已经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也就是说在更小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征兆,只是家长没有重视。换句话说,孩子偷拿东西、沉迷游戏,并不是现在才形成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有了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如果等发现孩子有问题再想矫正,那时候付出的精力和代价都会比最初大很多。
第三,小孩子的话不用多作回应
很多时候父母都以“小屁孩懂什么”为理由,拒绝倾听孩子。但这会让孩子从小缺少归属感,儿童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和聆听特别重要,一个从小就被聆听的孩子,即使行为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仍会想到和父母沟通;而一个从小从未被倾听的孩子,如果出现行为问题,绝不会想到父母,他们会选择自己解决,从而引起一些偏激行为。 想培养出好性格的孩子,请抓住0~12岁间3个性格养成关键期
如果把孩子性格养成过程看成一棵树的成长,那么在0~12岁之间,它会经过:扎根,扶正,定型三个阶段。父母只有搞懂了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提高,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好性格的孩子。
第一,0~2岁性格“扎根”阶段: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预防孩子养成不良性格。这要求父母必须做出两个习惯改变:单调的表扬和暴力的指责。
两岁之前,父母都很爱表扬孩子。宝宝学会走路了,会说“宝贝,你真棒”,孩子拿勺吃饭会说“太棒了,你真厉害”。看到孩子进步父母打心里高兴,所以表扬的话会就不由自主的说出来了,但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三岁之前孩子进步很快,父母的表扬每天不下几十次,左一句“宝贝儿真棒”、右一句“宝贝,太厉害了”,时间一长,这种单调的表扬让孩子越来越不感冒。与其用空洞的表扬孩子,倒不如鼓励式表扬,比如孩子刚学会走路,你可以说“宝贝现在不用妈妈扶着,自己也能走,很棒”,这种鼓励式表扬,会指明孩子下次努力的方向,让孩子知道怎样努力才会再次获得父母表扬。
其次,暴力式指责。很多父母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都习惯暴力指责,孩子喜欢吃糖父母会说“说了多少次了,不让你吃糖,牙齿坏了还吃!”;孩子喜欢看电视,父母会说“还看?眼睛都要瞎了不知道吗?”等等,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暴力指责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反抗。
不妨试试,尽量温和的语言,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妈妈知道你很喜欢看电视,但你看的时间太长了,妈妈有些担心。”同时给出明确指示“咱们关了电视,妈妈给你讲讲故事怎么样?”暴力指责只会带来愤怒和仇恨,坚定而和善的语言才更有说服力度。
第二,2~6岁性格“扶正”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初步形成,父母需要在这个阶段内弄清楚孩子的关键独白。往往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会有以下两个独白。
独白一:喜欢被宠爱。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芽,很享受众人围绕着他的感觉,他们对这种宠爱的感受尤其敏感。往往在这个半大不小的阶段,父母也会很困惑,到底是等孩子再大点立规矩,还是现在就开始?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早了?孩子的任性往往也就是这个阶段被宠出来的。这时候家长就需要改变下观念:世界不会像父母一样对孩子温柔以待,宠爱要有限度,规矩要从小立好,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规矩就是规矩,定了就要执行,不能摇摆不定。
独白二:父母越在意,孩子越来劲。有经验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孩子突然说了句脏话,如果家长不在意孩子很快也就忘记了。而如果家长揪着不放,“你刚才说什么了?谁叫你的?怎么能说脏话呢?”孩子反而会越说越来劲。这就是小孩的心理,他们觉得很新鲜,原来我说这句话,父母反应会这么有趣,那我就多说几次好了,于是就特别来劲。稍小一些的孩子偶尔说句脏话,其实5、6岁的孩子对一些负面性格特点,比如:撒谎、说脏话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而是父母夸张的态度,让孩子觉得有趣,反而更容易形成不好的性格。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学会放轻松,学会不那么在意,当然并不是真的不在意,是在态度上不要刻意夸大,不要大惊小怪的去传播负面的信息。
第三,6~12岁性格“定型”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已经基本成型,父母能做的也是小范围修正、塑形。这就需要父母关注两件事:帮孩子建立归属感和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帮孩子建立归属感。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在于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身份认同,孩子有了归属感才会对自己本身在家庭、社会中的价值,有明确认识。心理学家发现,只有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里的重要一员,他才会自觉维护这个家;而当一个人只有感觉到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他才会主动维护这个社会。人类是群居性动物,孩子终有一天会步入社会,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归属感,长大后为了消除或者战胜卑微感,他就会用捣乱、破坏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可以在这个阶段,要求孩子做一些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比如:照顾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公交车上学会让座等等。
让孩子体验成就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成就的追求会远胜前两个阶段,他们喜欢追求第一,这会让他们感到满足。家长需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愿意做坏孩子,他们都想去做正确的事。如何让孩子做正确的事呢?这就需要平时用一些正确的事激励孩子,比如带孩子体验帮助比人的成就感,让孩子体验考试得第一的成就感,这些感觉就形成一个个正向激励,再一次刺激孩子,积累起来,就会有无限的力量。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这足以说明童年时期的性格养成,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而身为父母的我们也只有掌握各个关键时期,才能从容面对孩子出现的性格偏差,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