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社交达人,抓住社交敏感期,培养社交能力
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不可避免地接触外界环境,与其他小朋友或者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从迈出第一步与人相处,这个社交过程,孩子多少会遇到困惑。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这样的?
比如,在公众场所玩,找不到可以玩耍的伙伴,到了学校不能尽快融入同学,与小朋友发生摩擦不知如何处理等等,这是成长必经的阶段,却也是孩子的烦恼。
虽然成人懂得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对孩子来讲不能与人融洽相处,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是他们的大烦恼,甚至会影响生活和学习。社交能力是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如果孩子社交能力强,朋友会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表示:社交技能差比没有上大学更严重。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不管多么强大的人,始终离不开与他人交往,离不开集体。
曾经一位叫约翰.马里的心理学家用幼猴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幼猴分别关在笼子里,使原本在一起追逐嬉戏的猴子们没有了同伴。
渐渐长大后,这些猴子变得呆滞,甚至连求偶都不会,不难理解,与伙伴相处才能使猴子快乐长大。人更是离不开社交,从小就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真正意义的集体生活,此时社交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在此之前,大部分时间会和成人在一起,即便需要社交,一旦遇到问题有成人指导和代替,而到了幼儿园就主要靠自己。根据年龄不同孩子心理发展不同,社交能力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1-2岁:对社交无意识
孩子很小的时候以物品为目标,并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这个阶段需要父母满足他们必要的需求,让孩子感受生长环境的温暖,心中有安全感。
1岁到2岁孩子逐渐学会讲话会走路,有机会走出去和同龄小朋友接触,这个阶段要多带孩子到户外与小伙伴玩耍,建立初步的社交意识。
2-3岁:社交欲望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更多机会接触外界环境,孩子会对他人产生好奇心,本能地锻炼语言能力,有强烈的沟通欲望,也是社交欲望的体现。
这个年龄段要给孩子与人相处交流的机会,满足他的社交欲望,为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打下基础。
3-6岁:社交敏感期
3岁以后需要逐渐适应融入集体生活,和同学一起玩耍、游戏中协作配合,在幼儿园需要根据自己心意交到好朋友。需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并且和老师沟通,这个阶段是社交敏感期,也是社交技能迅速提升的阶段。
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社交达人,父母需要在社交敏感期加以引导,锻炼孩子的社交技能。
首先,提供社交环境。
每天宅在家里的孩子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也没有与同龄小伙伴玩耍的机会,就谈不上有社交。
到了一定年龄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公共场所,有小朋友的场所,给孩子创造与人交流和玩耍的环境,才能培养孩子社交意识。
也可以邀请玩得好的小伙伴来家中做客,带孩子多参加公共活动,鼓励他与人交流。
其次,提供社交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提供与人沟通的机会,比如出门问路,到餐厅就餐向服务员要餐巾纸等等。在外边和小朋友玩耍,遇到摩擦或者想融入其他小朋友,鼓励孩子自己去交流。
每一件小事都是实践,父母可以引导、可以纠正,渐渐得孩子会懂得礼貌用语,如何与人打招呼等社交技巧。
最后,借助绘本故事引导。
对于幼儿来说,有时候父母讲道理语言上也许他难以理解,但是通过一些形象的故事,可意会不可言传,孩子会领悟,所以可以借助有关社交方面的绘本故事形象地引导。
碎碎念:
孩子与人相处有社交是年龄和思维发展促使的本能,但是最初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方法与人相处最融洽,与人相处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怎样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社交敏感期,也就是孩子在社交活动中迷茫或者不安的阶段,父母给予帮助和引导,才能使他的社交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