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教你几招保健防病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芒种教你几招保健防病 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在日常生活中,教你几招保健防病的方法。 1.多补水 要午休 我国有些
-
芒种出汗缺钾 当心夏季倦怠症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芒种出汗缺钾 当心夏季倦怠症 2013年芒种是6月5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据我国古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
-
小满时节预防几种常见皮肤病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小满时节预防几种常见皮肤病 1、痱子 症状: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痱子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白痱、红痱、脓痱三种,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
-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 5月20日为今年小满节气。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而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
-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老中医推荐养心产品 5月5日立夏 立夏养生重养“心”。2014年立夏节气是在公历5月5日。“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过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
-
老中医教你谷雨养生三部曲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老中医教你谷雨养生三部曲 谷雨时节多雨,环境容易潮湿,是做好预防过敏、祛湿和护肤保健的重要时段,有三种方法大家不妨练着试试看,会有不错的养生功效。 1、冷水搓鼻翼 鼻子防过敏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
-
谷雨养生宜适当春捂进补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谷雨养生宜适当春捂进补 民间俗谚“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谷雨时节,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也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是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 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
-
寒露养生注意保暖 饮食滋润多甜少辣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十一假期后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继续穿凉鞋了,所以,可以把凉鞋、单衣等洗干净并收拾起来。老南京关于寒露的习俗颇丰富,比如喝寒露茶、吃螃蟹、登高、收拾
-
寒气渐重护心脑 多饮枸杞菊花茶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寒露是一年的第17个节气,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夜晚,不再是凉风习习的纳凉之夜,而是略感寒意。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的人多了起来,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养身体了。 此外,寒露到,菊花遍地
-
寒露脚不露 保暖防感冒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过了“气候宜人”的长假,刚上班的你恐怕还没感觉到今天已是寒露节气了。“寒露脚不露”,中医专家提醒,寒露一到,要特别注重脚部保暖,尤其不能穿凉鞋。 防寒 注意足部和下肢保暖 节后上班首日便迎来寒露节气,寒露
-
十一过后寒露来袭 食疗养生要顺应节气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其是每年的10月8~9日交接。寒露的到来,预示着气候又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着落,这是冷热交替的季节。 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体内之时,所以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所
-
处暑养生注意少辛增酸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今年8月23日是处暑节气。“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 古人云有“处暑寒来”的一说,正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
-
入秋后当心6大常见病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入秋后当心6大常见病 老中医提醒,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此
-
大寒“养肾”最重点 黑色食物强肾心所属栏目:传统养生
大寒已至,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寒冷,寒邪首先侵袭的就是肾。大寒补肾,至关重要。吃什么补肾?补肾的食物有哪些?小编为大家推荐5种补肾的“黑色食物”。 大寒“养肾”最重点 5种黑色食物强肾养心 大寒是养